2025年10月国考/省考公务员时政押题及解析

1.问题: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哪项重要文件?该文件对“十五五”时期提出了哪些主要目标?
答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解析:该文件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强调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和全面深化改革,是国考和省考时政的重要考点,涉及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方向。
2.问题:2025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这一决定具有怎样的历史和法律意义?
答案: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展示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反映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担当历史任务、矢志不渝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强意志。
解析:该决定是对台湾光复80周年的纪念,也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有力回击,涉及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主题,是国考和省考时政的热点问题。
3.问题:2025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在深圳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这一突破对电子通信产业有何意义?
答案: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提升了我国在超高速信号处理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为5G、6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解析:该突破体现了我国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的成果,涉及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国考和省考时政中科技领域的重点考点。
4.问题:2025年10月,国内首款eSIM手机正式发售,eSIM技术相比传统SIM卡有哪些优势?
答案:eSIM技术直接嵌入设备芯片,无需物理卡片,支持空中下载技术(OTA)完成运营商网络配置,提升了设备的防水、防尘性能,为更轻薄的外观设计提供了可能。
解析:eSIM技术的推广是数字经济和物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涉及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是国考和省考时政中科技与民生领域的交叉考点。
5.问题:2025年10月,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双方就哪些问题达成共识?
答案:双方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同意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
解析:中美经贸磋商是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事件,涉及全球经济治理和双边关系,是国考和省考时政中外交与经济领域的重点考点。
6.问题:2025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该报告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答案:全面介绍了2024年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和重点工作成效,梳理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部署新目标,展示了中国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全国碳市场建设、产品碳足迹管理、政策体系和支撑保障以及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方面的进展。
解析:该报告体现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实际行动,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治理,是国考和省考时政中生态与外交领域的重点考点。
7.问题:2025年10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这一数据反映了我国经济怎样的态势?
答案:反映了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体现了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的特点,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解析:GDP增长数据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涉及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国考和省考时政中经济领域的核心考点。
8.问题:2025年10月,紫东太初4.0多模态推理大模型发布,这一模型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了哪些突破?
答案:实现了从“纯文本思考”“简单操作带图思考”到“细粒度多模态语义思考”的跃迁,迈向多模态深度推理的新阶段。
解析:该模型的发布体现了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涉及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国考和省考时政中科技领域的重点考点。
9.问题:2025年10月,秦岭、祁连山、贺兰山等生态安全屏障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这些地区在生态保护中具有怎样的战略意义?
答案: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祁连山对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河西走廊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解析:生态安全屏障的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涉及生态保护和区域发展,是国考和省考时政中生态领域的重点考点。
10.问题:202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电子印章管理办法》,该办法对电子印章的管理和应用活动进行了哪些规范?
答案:对电子印章的管理和应用活动进行了规范,适用于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依法成立的组织,促进了电子印章的普及和应用。
解析:该办法的出台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涉及政务信息化和营商环境优化,是国考和省考时政中政府改革和民生领域的重点考点。
2025年国考时政押题预测
(1)科技创新: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2)数字经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数字人民币试点扩围等,如“东数西算”工程优化算力资源配置。
(3)生态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挑战与应对措施,如水土流失治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绿色产业转型。
2025年省考时政押题预测
- 民生领域:银发经济、全民健康素养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等,如适老化智能设备研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广。
- 区域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县域商业体系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如“千县万镇提质工程”核心举措。
社会治理:网络生态治理(如“清朗”行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应急管理体系完善等,如社区网格化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