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公安专业知识【情景】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
公安专业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
第三部分 情境题
71.【答案】B。解析:A项不选。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该项对村民群众配合民警工作未予体现。
B 项当选。我国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本题“在辖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党员民警工作室”“让村民随时可以联系到民警、找到组织”“村民也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民警”,体现了党委领导,群众配合公安工作等,符合题意。
C项不选。公安队伍建设即在政治上、思想上、纪律上、作风上、工作能力上加强教育和训练。题干对此未予体现。
D项不选。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为了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包括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政策;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政策;宽严相济政策;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的政策;尊重保障人权政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本题未体现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
故本题选B。
72.【答案】ABC。解析:《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规范》(2007年)第十八条规定,“社区和驻村民警的主要工作内容:(一)开展群众工作: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做好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及时受理报警求助,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群众申办事项;积极参与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向居(村)民代表定期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二)掌握社情民意:及时收集、上报涉及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各类信息;定期排查、分析社情动态和突出治安问题;将收集、掌握的各类情况信息录入计算机,进行积累、分析、比对,切实做到基础工作信息化。(三)管理实有人口;全面准确地登记辖区实有人口,了解、掌握基本情况;熟悉可能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重点掌握列管的重点人口和监管对象的现实表现,开展对重点人口、监管对象和有轻微违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和帮教工作,落实工作措施;重点掌握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的动态情况。(四)组织安全防范:充分依靠基层组织,大力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指导治保会、保安队、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力量的治安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形成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广泛利用辖区资源,动员群众使用技防、物防设施,提高治安防范水平。(五)维护治安秩序:严格辖区公共场所、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商贸市场、出租房屋和危险物品的治安管理,开展经常性的治安检查;指导、监督辖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落实治安保卫措施,预防、减少各类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协助办理辖区各类治安行政案件,为侦破刑事案件提供线索”。
A项当选。该项属于上述法条第一项中的“宣传群众”工作。
B项当选。该项属于上述法条第一项中的“积极参与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工作。
C项当选。该项属于上述法条第二项规定的工作内容。
D项不选。村规民约是由村民会议制定的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一种自治性行为规范,驻村民警无权制定村委会村规民约。
故本题选ABC。
73.【答案】D。解析:A、B、C三项不选。公安机关无权责令收割机驾驶员改道,也无权督促施工队抓紧施工和要求施工队停止施工。
D项当选。比起篮球场改造施工,水稻抢收更具紧迫性,且召集多方进行协调有利于缓和矛盾,一天的时间,耽误工期不长,容易让各方接受。
故本题选 D。
74.【答案】C。解析:A项不选。调解化解矛盾是民警的职责,民警对纠纷处置得当、及时,能平息纷争,避免矛盾激化,民警老刘不应当直接建议双方以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
B项不选。调解化解矛盾是民警的职责,民警不应逃避责任,要求村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C项当选。调解是化解矛盾的方式之一,工作中可以邀请德高望重、熟悉乡村情况、热心调解工作并有一定群众基础的乡村干部或乡贤族老,共同参与调解工作,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威望高、信息灵的优势化解纠纷。
D项不选。该做法无助于化解矛盾,反而会激化双方的矛盾,不能平息纷争。
故本题选C。
75.【答案】A。解析:A项恰当。发现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正在拿木棍追打路人,警情紧急,甲警组离胜利广场最近,且目前甲警组处置警情为宠物狗丢失,因属于非紧急情况可予以延后,改由正在所内待命的丙警组处置该警情。
B项不恰当。乙警组离胜利广场远,且目前在处置30余名工人讨要工资警情,属于群体性事件,警情重大,不宜临时换其他警组。
C项不恰当。丁警组正在处置老人走失警情,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时间同样紧迫,不宜临时换其他警组。
D项不恰当。丙警组距胜利广场距离较远,不利于及时处警。相较于A项方案,该项不恰当。
故本题选A。
76.【答案】ABC。解析:A、C两项恰当。《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2018年)关于精神病人、疑似精神病人的处置规定,“(2)控制现场:①控制场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或者公共安全受到威胁时,疏散围观群众,设置警戒区。②控制人员。对已肇事肇祸或者正在肇事肇祸以及有肇事肇祸危险的,劝导或者口头制止无效,可以使用钢叉、警棍等警械以及武器制止并控制。③检查约束。控制违法犯罪嫌疑人后,立即进行人身、物品安全检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必要时,使用手铐等约束性警械予以约束。(3)救治伤员”。
B项恰当。《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2018年)关于精神病人、疑似精神病人的处置规定,“(2)注意方法。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时,具备劝导条件的,尽量采取温言劝解、感化等方式,缓解其紧张心理。可以请精神卫生医生或者其亲朋好友实施劝导”。
D项不恰当。《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2018年)关于精神病人、疑似精神病人的处置规定,“(1)有效控制。视情使用钢叉、警棍、武器等执法装备,果断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二条规定,“人民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根据需要,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使用警械不能制止,或者不使用武器制止,可能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武器”。因此,该情形不能直接使用武器将其制服。
故本题选 ABC。
77.【答案】A。解析:《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2018年)关于精神病人、疑似精神病人的处置规定,“③检查约束。控制违法犯罪嫌疑人后,立即进行人身、物品安全检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必要时,使用手铐等约束性警械予以约束”。故本题选A。
78.【答案】D。解析:为减少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雨东派出所民警拟开展一系列防范工作,比如全面摸排辖区精神疾病患者底数;上门开展走访,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病情;联合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帮扶精神疾病患者家庭;等等。公安机关无权要求监护人禁止精神疾病患者外出。故本题选D。
79.【答案】A。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对在办理行政案件中查获的下列物品应当依法收缴:(一)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二)赌具和赌资;……”该规定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收缴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但是,违禁品,管制器具,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非法财物价值在五百元以下且当事人对财物价值无异议的,公安派出所可以收缴……”故本题选 A。
80.【答案】D。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七十五条规定,“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确实无法通知或者通知后未到场的,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本题中,陈某17周岁,属于未成年人。
A 项做法错误。陈某的班长不属于校方代表,且陈某是未成年人,陈某的班长可能也是未成年人。
B项做法错误。陈某为未成年人,其妹妹应当也是未成年人,不符合“成年家属”的要求。
C 项做法错误。法条未规定询问未成年人时可以通知其朋友到场。
D 项做法正确。法律规定,询问未成年人时可以通知校方代表到场。
故本题选D。
81.【答案】D。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违法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但只要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并贴附照片作出处理决定,并在相关法律文书中注明”。故本题选D。
82.【答案】ACD。解析:A、D两项正确,B项错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一百六十条规定,“违法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一)有较严重后果的;(二)教唆、胁迫、诱骗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三)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等打击报复的;(四)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或者一年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五)刑罚执行完毕三年内,或者在缓刑期间,违反治安管理的”。黄某与罗某于2022年5月1日因参与赌博曾被甲县公安局行政处罚,2022年7月 10日因赌博又被抓,属于上述法条第四项的情形,应当从重处罚。杨某诱骗陈某参与赌博,属于上述法条第二项的情形,“应当”而非“可以”从重处罚。
C项正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违法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不予行政处罚;……(二)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陈某系被杨某诱骗参与赌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不予行政处罚。
故本题选ACD。
83.【答案】C。解析:A、B两项不符合。《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五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进行询问、辨认、检查、勘验,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等调查取证工作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表明执法身份。接报案、受案登记、接受证据、信息采集、调解、送达文书等工作,可以由一名人民警察带领警务辅助人员进行,但应当全程录音录像”。
C项符合。《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六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分别作出下列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在接报案登记中注明:(一)对属于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案件,应当立即调查处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和受案回执,并将受案回执交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乌某是报案人,民警将受案回执交给乌某的做法正确。
D项不符合。《公安部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2015年)规定,“行政案件受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疑难复杂案件受案审查期限不超过3日。刑事案件立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日;涉嫌犯罪线索需要查证的,立案审查期限不超过7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根据规定,在疑难复杂的情况下,受案审查期限最长是3日。
故本题选C。
84.【答案】B。解析:A项不符合,B项符合。《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八十一条规定,“现场勘验参照刑事案件现场勘验的有关规定执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对案件现场进行勘查,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根据规定,应是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而不是处警人员,处警人员包括处警民警和协助处警民警勤务工作的协勤人员。
C项不符合。《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2015年)第二十四条规定,“勘验、检查现场时,应当邀请一至二名与案件无关的公民作见证人”。
D项不符合。《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2015年)第四十二条规定,“现场勘验、检查结束后,应当及时将现场信息录入‘全国公安机关现场勘验信息系统’并制作《现场勘验检查工作记录》。……《现场勘验检查工作记录》包括现场勘验笔录、现场图、现场照片、现场录像和现场录音”。该规则未规定要制作现场笔录。
故本题选B。
85.【答案】BC。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办理其他行政案件,有法定办案期限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办理。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对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不明或者逃跑等客观原因造成案件在法定期限内无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继续进行调查取证,并向被侵害人说明情况,及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故本题选BC。
86.【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24年)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以派出机构的名义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的行政复议案件,由本级人民政府管辖;其中,对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按照行政区划设立的派出机构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的,也可以由其所在地的人民政府管辖”。洪市乙县星堡派出所属于乙县公安局的派出机构,其复议机关为县公安局的本级人民政府,应为乙县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年)第十八条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该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2018年)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案件,以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确定案件的级别管辖”。因此,管辖法院为乙县人民法院。故本题选 D。
87.【答案】B。解析:根据走访结果,嫌疑人当日7时至9时从幸福小区经向阳路步行进入兴业造纸厂(步行约40分钟),12时30分许离开兴业造纸厂后直接步行返回幸福小区。因此,嫌疑人作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7时至9时离开幸福小区;②7时至9时进入兴业造纸厂;③12时30分许离开兴业造纸厂;④12时30分许离开兴业造纸厂后直接步行返回幸福小区。幸福小区与兴业造纸厂之间的距离,步行用时约40分钟。
A项不选。王某18:40进入幸福小区,不符合嫌疑人作案条件。
B项当选。李某从幸福小区步行至造纸厂的时间满足嫌疑人作案条件,在造纸厂停留有充分的作案时间,作案嫌疑最大。
C项不选。张某9:20离开幸福小区,不符合嫌疑人作案条件。
D项不选。钱某11:50进入兴业造纸厂,不符合嫌疑人作案条件。
故本题选 B。
88.【答案】C。解析:食堂午餐供应期间(12:00—13:00)服务员全部在岗,根据表中信息,王某、李某、钱某均在12:30分离开兴业造纸厂,张某在13:20离开兴业造纸厂,因此,张某为该服务员的可能性最大。故本题选 C。
89.【答案】AB。解析:A、B两项当选。《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2004年)第十六条规定,“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指导单位制定、完善内部治安保卫制度,落实治安防范措施,指导治安保卫人员队伍建设和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的治安保卫机构建设;(二)检查、指导单位的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发现单位有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或者治安隐患,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三)接到单位内部发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报警,及时出警,依法处置”。A、B两项措施对于针对单位内部实施盗窃的犯罪均具有防范意义。
C、D两项不选。本题要防范针对单位内部实施盗窃的犯罪,与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无关。
故本题选 AB。
90.【答案】D。解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以及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或者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第十一条规定,“本解释所称‘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系统’,是指具备自动处理数据功能的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通信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等”。手机属于通信设备,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该解释第四条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数据或者应用程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的‘后果严重’:(一)造成十台以上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主要软件或者硬件不能正常运行的;(二)对二十台以上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进行删除、修改、增加操作的;(三)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或者造成经济损失一万元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4年)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曾某与王某通过修改被害人手机设置,远程锁定被害人的手机设备,使之成为无法开机的“僵尸机”,属于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修改、干扰的行为。造成10台以上智能手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曾、王二人结伙作案11起,涉及×品牌手机12部,非法获利7229元,属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中的“后果严重”,应当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故本题选D。
91.【答案】D。解析:A项不符合。《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本案应经甲市城东区公安分局负责人批准,而不是经乙市城西区公安分局负责人批准。
B项不符合。《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进行搜查时,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因此,搜查时不一定必须有被搜查人员的房东在场,家属、邻居都可以作为见证人在场。
C项不符合。《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执行搜查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可以少于二人”说法错误。
D项符合。《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搜查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侦查人员和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签名”。
故本题选 D。
92.【答案】ACD。解析:A 项符合,B项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王某16周岁,属于未成年人,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同时,王某为女性,讯问时至少有一名工作人员为女性。因此,“应当由女民警进行”的说法错误。
C项符合。该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D项符合。该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
故本题选 ACD。
93.【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4年)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曾某曾于2019年10月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3个月,2023年又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人民法院决定对其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属于五年之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犯罪,属于累犯。
A 项错误。该法第五十条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限制减刑适用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不适用于所有累犯。
B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4年)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应对曾某从重处罚,而不是加重处罚。从重处罚是人民法院对于犯罪分子在法律规定的量刑幅度之内判处较重的刑罚,而加重处罚则是超过法律规定的量刑幅度对犯罪分子进行处罚的处罚方式。
C项正确。该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曾某属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D项错误。该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曾某属于累犯,不适用假释。
故本题选C。
94.【答案】B。解析:增幅即增长速度或者增长率,公式为:(现期-基期)/基期。将A、B、C、D四项在图中圈出,其中冒充熟人类诈骗和冒充公检法类诈骗2023 年案件数量减少,增幅为负,C、D两项排除。比较A、B两项,A 项增幅为:(215-135)/135≈59.26%,B项增幅为:(48-30)/30=60.00%。因此冒充电商物流类诈骗增幅最大。故本题选B。
95.【答案】BC。解析:A项说法错误。被害人694人中,男性298人,女性396人,由此可知,女性更容易受骗。
B项说法正确。根据图示数据,18—25岁被害人165人,41岁及以上被害人161人,18—25岁被害人占比更大。
C项说法正确。根据图示数据,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被害人最多,为264人,占比最大。
D项说法错误。根据图示数据,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被害人包括中学(含中专)文化程度的被害人257人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被害人264人,占被害人总数694人的比重为:(257+264)/694≈75%。
故本题选 BC。
96.【答案】ABCD。解析:A项当选。不法分子将含有木马病毒的程序生成二维码,用户一旦误扫此类二维码下载了带有病毒的程序应用,手机就可能中毒或被他人控制,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等风险问题发生。
B 项当选。网络上要注意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防止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C项当选。电信诈骗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汇款”,验证码对汇款至关重要,所以要告知群众不随意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和短信验证码信息。
D项当选。下载官方反诈类 App有利于全面提高民众识诈防骗意识,预防和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
故本题选ABCD。
97.【答案】AB。解析:A项分析正确。平均温度超过25 ℃的月份为5、6、7、8、9月,溺亡人数之和为76+69+90+123+31=389人,溺亡总人数为14+13+15+38+76+69+90+123+31+20+4+15=508人,溺亡人数之和占溺亡总人数的389/508≈76.57%。
B项分析正确。平均温度超过30 ℃的月份为6、7、8月,溺亡人数之和为69+90+123=282人,占溺亡总人数的282/508≈55.51%。
C项分析错误。平均温度低于20℃的月份为1、2、3、11、12月,溺亡人数之和为14+13+15+4+15=61人,占溺亡总人数的61/508≈12.01%。
D项分析错误。平均温度低于 10℃的月份为1、2、12月,溺亡人数之和为 14+13+15=42人,占溺亡总人数的42/508≈8.27%。
故本题选AB。
98.【答案】AB。解析:A项分析正确。根据图1可知,总溺亡人数为508人,根据图2可知,农村地区占84%,则农村地区平均每年溺亡人数为508×84%/6=71.12人,超过70人。
B项分析正确。根据图2可知,城市地区占12%,则城市地区平均每年溺亡人数为508×12%/6=10.16人,超过10人。
C项分析错误。根据图2可知,城乡结合部占4%,则城乡结合部平均每年溺亡人数为508×4%/6≈3.39人,超过3人。
D项分析错误。根据图1可知,总溺亡人数为508人,平均每年溺亡人数为508/6≈85人,超过80人。
故本题选 AB。
99.【答案】A。解析:本题需要进行排序,观察选项,A、B、C、D四项第一项都不同,因此只需确定哪个人群溺亡人数最多即可。图3将不同人群分男女进行柱状图统计,要求人数最多,需将不同人群男女人数相加。根据图3 可直接看出,初中生的总人数相加最多,即③排在第一,即可确定答案为A。
也可验证下A项是否正确,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初中生>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和幼儿园儿童人数之和相近,计算得知大学生人数为19+1=20人,幼儿园儿童人数为6+8=14人,因此最终排序为初中生>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幼儿园儿童,即③④②①⑤。
故本题选A。
100.【答案】D。解析:A项不选。根据图1可知,溺亡人数最多的月份集中在5、6、7、8月,
而非11月。
B项不选。根据图2可知,溺亡人员84%来自农村地区,农村地区占比最大,而非城乡结合部。
C项不选。根据表1可知,溺亡人数最多的时段集中在14时~18时,而非0时~2时。
D项当选。根据图3可知,溺亡人员学历为初中生的人数最多。
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