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3节(生理学)-湛江专升本培训-湛江雅托教育培训中心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一、单项选择题(25道)
1.静息电位的主要形成机制是?
A.Na⁺内流
B.K⁺外流
C.Ca²⁺内流
D.Cl⁻内流
2.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主要离子流动是?
A.K⁺外流
B.Na⁺内流
C.Cl⁻内流
D.Ca²⁺内流
3.以下哪项是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
A.幅度可随刺激强度变化
B.幅度和传导速度恒定
C.可局部传播
D.随时间逐渐衰减
4.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首先激活的离子通道是?
A.K⁺通道
B.Na⁺通道
C.Cl⁻通道
D.Ca²⁺通道
5.动作电位复极化期的主要离子流动是?
A.Na⁺内流
B.K⁺外流
C.Ca²⁺内流
D.Cl⁻内流
6.以下哪项是钠钾泵(Na⁺-K⁺泵)的主要作用?
A.将Na⁺泵入细胞,K⁺泵出细胞
B.将Na⁺泵出细胞,K⁺泵入细胞
C.将Ca²⁺泵出细胞
D.将Cl⁻泵入细胞
7.局部电位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幅度可随刺激强度变化
B.可进行电紧张扩布
C.具有“全或无”特性
D.可总和
8.以下哪项是动作电位传导的机制?
A.局部电流
B.化学递质扩散
C.离子通道直接开放
D.细胞间缝隙连接
9.阈电位是指?
A.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幅度
C.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膜电位去极化值
D.最大复极电位
10.以下哪项是动作电位后电位中的负后电位?
A.K⁺外流减少
B.K⁺外流增加
C.Na⁺-K⁺泵活动增强
D.Cl⁻内流
11.以下哪项是电紧张扩布的特点?
A.幅度恒定
B.不衰减传导
C.随距离增加而幅度减小
D.具有“全或无”特性
12.以下哪项是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中绝对不应期的特点?
A.可产生动作电位
B.Na⁺通道完全失活
C.阈刺激强度降低
D.K⁺通道开放
13.以下哪项是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最快的细胞?
A.神经纤维
B.心肌细胞
C.骨骼肌细胞
D.平滑肌细胞
14.以下哪项是动作电位超射值的定义?
A.静息电位与阈电位之差
B.动作电位峰值与静息电位之差
C.阈电位与静息电位之差
D.复极化电位与静息电位之差
15.以下哪项是动作电位传导不衰减的原因?
A.局部电流幅度恒定
B.离子通道再生性开放
C.细胞膜电阻减小
D.刺激强度持续增加
16.动作电位复极化后期,K⁺外流增加导致膜电位暂时低于静息电位的现象称为?
A.正后电位
B.负后电位
C.阈电位
D.超极化
17.以下哪项是动作电位传导速度与轴突直径的关系?
A.直径越小,传导速度越快
B.直径越大,传导速度越快
C.传导速度与直径无关
D.仅在有髓鞘纤维中与直径相关
18.局部电位总和的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时间总和
B.空间总和
C.化学总和
D.以上均是总和方式
19.以下哪项是动作电位上升支的离子基础?
A.K⁺平衡电位
B.Na⁺平衡电位
C.Cl⁻平衡电位
D.Ca²⁺平衡电位
20.在神经纤维中,动作电位传导的“跳跃式”传播主要依赖于以下哪种结构?
A.微管
B.微丝
C.郎飞结
D.线粒体
21.以下哪项是细胞兴奋后绝对不应期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
A.Na⁺通道复活时间
B.K⁺通道关闭时间
C.Cl⁻通道开放时间
D.Ca²⁺通道激活时间
22.以下哪项是动作电位复极化至静息电位后,Na⁺-K⁺泵活动增强的结果?
A.负后电位
B.正后电位
C.阈电位升高
D.静息电位超极化
23.以下哪项是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
A.局部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
B.动作电位可进行电紧张扩布
C.局部电位幅度可随刺激强度变化
D.动作电位不能总和
24.以下哪项是细胞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直接原因?
A.膜电位去极化至阈电位
B.K⁺外流增加
C.Cl⁻内流减少
D.Ca²⁺通道开放
25.以下哪项是动作电位传导不衰减的生理意义?
A.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B.减少能量消耗
C.降低细胞兴奋性
D.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二、名词解释(5题)
26.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27.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28.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
29.局部电位(Local Potential)
30.后电位(After Potential)
三、简答题(3题)
31.简述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及其生理意义。
32.简述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及其“全或无”特性。
33.比较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异同点。
四、论述题(1题)
34.论述动作电位的传导机制及其在神经纤维中的不衰减传导特性,并说明其生理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1题)
35. 某患者因头部外伤导致右侧腓总神经(有髓鞘神经纤维)部分受损,出现足下垂症状(即足背屈肌无力)。
结合生理学知识,分析以下问题:
(1)解释腓总神经有髓鞘纤维中动作电位的传导机制,并说明其传导速度为何快于无髓鞘纤维。
(2)若患者神经损伤导致郎飞结间轴突膜去髓鞘化,推测其对动作电位传导的影响及可能产生的临床症状。
(3)针对该患者,临床如何通过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辅助诊断神经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