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电话:0759-2296349

课程咨询微信号:619809370

地址: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大道南81号新宇大厦501室

新闻中心

判断推理(四逻辑判断)【行测】-湛江公务员培训

2025-05-10

判断推理

四、逻辑判断

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 运用一定的逻辑推理,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逻辑判断考查的题型比较多,重点题型有翻  译推理、组合排列、削弱和加强论证、日常结论等,此部分是相对最难的, 难在很多考生会  从言语理解的角度做题,一做就错。其实很多题型如翻译推理、组合排列、真假推理都是有“公  ”可循的,技巧性比较强。削弱和加强论证更是重点题型, 考生需要逐个击破,熟练掌握  解题技巧,这是复习备考的重点。

高频考点 1:加强论证

题型特征

提问方式中带有“加强”“支持”“假设”“前提”等关键词。

加强支持解题思路:记住如下原则,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表述直接的力度强,与话题接 近的力度强。如下例:

1. 读(论点意思 着凉容易感冒

2. 析(核心话题 病因分析

3. 比(比主体、比范围、比话题、比强弱)

1)喝 999 感冒冲剂能治感冒(无关)

2)着凉感冒容易引起发烧(无关)

3)着凉会让人生病(范围扩大,无关)

4)感冒后要尽早治疗(态度,无关)

5)连续几天降温,感冒的人越来越多(增加新论据,举例,力度较弱)

6) 着凉会使得血管供血量减少, 免疫细胞数量也会下降, 进入鼻腔的病毒会有更大的 概率感染细胞,增加感冒的概率(解释着凉会让人感冒的原因,可以加强)

加强方式 1:搭桥

加强题型中出现以下特征,优先考虑搭桥的加强方

(1) 论点和论据中出现了两个没有明显相关性的概念, 优先考虑搭桥,指出两者相关。

◆例:张三经常打抱不平,因此张三很帅气。

“打抱不平”和“帅气”就是没有明显相关性的概念,因此可以用“打抱不平可以让人 变帅气”这样的方式来搭桥,建立论点和论据间的关系。

(2) 论点和论据中分别出现了一个整体和一个部分的概念, 优先考虑搭桥,指出部分可 以代表整体。

例: 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因此全球经济一片繁荣。

中国经济只是全球经济的一部分,因此可以用“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晴雨表”这样的 方式来搭桥,强化论点和论据间的关系。

(3) 当提问方式是前提、假设、必要条件、加强论证时,  考查搭桥加强的可能性非常大。

【例 1】(2017 国考)针对地球冰川的研究发现,当冰川之下的火山开始喷发后,会快速  产生蒸汽流, 爆炸式穿透冰层, 释放灰烬进入高空, 并且产生出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质。 日前人们发现,在火星表面的一些圆形平顶山丘也探测到这些矿物质,并且广泛而大量地存  在。因此,人们推测火星早期是覆盖着冰原的,那里曾有过较多的火山活动。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

A. 近日火星侦察影像频谱仪发现,火星南极存在火山

B. 火星地质活动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分形成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

C. 沸石、硫化物和黏土这三类物质是仅在冰川下的火山活动后才会产生的独特物质

D. 在火星平顶山丘的岩石中发现了某种远古细菌,说明这里很可能曾经有水源

※【解析】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人们推测火星早期是覆盖着冰原的,那里曾有过较多的火山活动

 

论据:在火星表面的一些圆形平顶山丘也探测到地球冰川下的火山喷发产生的沸石、硫

化物和黏土等物质    逐一分析选项。

A 项:火星南极存在火山,是目前的情况,与火星早期如何无关,更无法确定是否会有较多 的火山活动,无关选项,排除。B 项:火星地质活动不活跃,与火星早期是否有冰原无关,更无 法确定是否会有较多的火山活动,无关选项,排除。C 项:强调沸石、硫化物和黏土是冰川下火 山活动产生的独特物质,在论点与论据之间搭桥,是论证成立的前提,当选。D 项:远古细菌与 水源与题干中的火星冰川以及很多火山活动无关,无关选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C。

加强方式 2:补充论据

在没有搭桥或者必要条件的选项时, 还有两种高频的加强方式,分别是解释论点成立的 原因举例证明论点成立。如果解释和举例同时出现,解释加强力度更强。

【例 2】(2018 广州)据统计,美国大约有 2000 万人受螨虫过敏之扰。某大学的研究结 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物种,美国东部和西海岸是螨虫的乐土,而西部内陆则是螨虫的地狱。 因为螨虫只能生活在潮湿环境下。对此, 专家建议, “如果你对螨虫过敏, 住在美国和加拿 大的干燥和高海拔地区,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有效支持上述专家建议?

A. 住在美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对螨虫过敏人士数量要比居住在美国东部的多得多

B. 从潮湿地区搬到干旱地区的床垫、毯子和家具也会滋生螨虫

C. 很多对螨虫过敏的人士都表示他们在美国西部内陆出差期间过敏症状减轻了

D. 通过用防过敏罩子包裹床垫和毯子,每周更换床单,能有效抑制螨虫 ※【解析】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如果你对螨虫过敏,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干燥和高海拔地区,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论据:某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物种,美国东部和西海岸是螨虫的乐土,而 西部内陆则是螨虫的地狱。因为螨虫只能生活在潮湿环境下。

逐一分析选项。

A 项:指出螨虫的地狱美国西部内陆对螨虫过敏人士数量比东部多,通过举反例直接削弱论 点,排除。B 项:指出潮湿地搬到干旱地的家具等用品会滋生螨虫,因此搬到干燥和高海拔地区 可能也无法避免螨虫侵扰,无法支持,排除。C 项:通过列举螨虫过敏的人士在美国西部内陆出 差期间过敏症状减轻的例子,来说明该地区确实可以抑制螨虫过敏,属于补充论据,可以加强, 当选。D 项:指出通过用防过敏罩子包裹床垫和毯子以及每周更换床单等方式能有效抑制螨虫, 但是论点讨论的是干燥和高海拔地区能否避免螨虫过敏,二者讨论的话题不一致,属于无关选项, 无法加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C。

高频考点 2:削弱论证

题型特征:

提问方式中带有“削弱”“质疑”“反驳”“否定”等关键词。 削弱质疑解题思路: 如下例:

1. 读(论点意思)  999 感冒冲剂可以快速治愈感冒

2. 析(核心话题 999 的作用

3. 比(比主体、比范围、比话题、比强弱)

1)感冒不吃药(白加黑)也可以自愈(无关)

2)喝 999 感冒冲剂会造成患者困倦,反应迟钝(副作用,无关)

3)喝 999 感冒冲剂只能够缓解感冒症状(反驳论点)

4)喝 999 感冒冲剂比多凉白开,治疗感冒的效果要好(有治感冒的效果,加强)

5)喝感冒冲剂人会觉得渴,会多喝水,增加了人的新陈代谢,排除感冒病毒(另有他因, 但不能否定原有的作用,力度弱)

削弱方式 1:否定论点

论点是一个论证的灵魂, 否定论点就意味着给了这个论证致命一击。因此,  通常情况下, 否定论点是非常强的削弱方式,也是考查最为频繁的削弱方式。当遇到削弱题型时,可以首  先预想出削弱论点的表述方式,带着这个想法去选项中做对比。

【例 1】(2018 广州)随着某市常住人口的增加,运动场地的人均面积正在逐渐减少。近 期的一项研究指出,近几年来,该市居民的身体素质在逐步下降。据此, 有专家认为,运动 场地的缺乏,导致了居民运动量不足,因此居民身体素质逐年下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 该市大部分免费的运动场所常年冷清  B. 居民运动年消费总额持续上升

C. 该市居民常规运动的种类正在增多 D. 能坚持运动的居民数量逐年下降

※【解析】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运动场地的缺乏,导致了居民运动量不足,因此居民身体素质逐年下降。

论据:某市运动场地的人均面积正在逐渐减少,该市居民的身体素质在逐步下降。

逐一分析选项。

A 项:指出该市大部分免费的运动场所常年冷清,直接否定了论点中的运动场地缺乏导致居  民运动量不足,削弱论点,当选。B 项:居民的运动消费总额上升和运动场地面积与身体素质之  间的关系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C 项:居民的常规运动种类和运动场地面积与身体素质之  间的关系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D 项:指出能坚持运动的居民数量下降,也会导致居民的  运动量不足,在运动场地缺失的基础上,提出另外一个原因,也会导致运动量不足,属于他因削弱,  A 项的削弱论点力度弱,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A。

削弱方式 2:拆桥

拆桥, 指的是破坏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由于拆桥同时涉及论点和论据, 通常情况下, 拆桥的力度要强于单纯的否定论据。

出现以下特征,优先考虑拆桥的削弱方式:

(1)论点和论据中出现了两个没有明显关系的概念,此时优先考虑拆桥,指出两者不相关。

例: 张三经常打抱不平,因此张三很帅气。

可以用“打抱不平”和“帅气”就是没有明显关系的概念, 因此可以用“打抱不平”和“帅 ”是两码事这样的方式来拆桥,破坏论点和论据间的关系。

(2)论点和论据中分别出现了一个整体和一个部分的概念, 此时优先考虑拆桥,指出部分 不能代表整体。

例: XX 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因此全球经济一片繁荣。

可以用XX 国只是全球众多国家中的一个, XX 国经济只是全球经济的一部分,因此 XX 国的经济发展势头不能代表全球经济的整体发展势头”这样的方式来拆桥, 弱化论点和论 据间的关系。

(3) 论据是调查或实验数据,且没有直接否定论点的选项, 可能会考查拆桥,常见的选 项表达方式为调查数据不具有代表性。

当出现了以上三种特征之一,且提问方式是削弱论证或削弱论证方式时,考查拆桥方式 的可能性非常大。

【例 2】(2018 云南) 最近有一位科学家提出新观点: 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 35 亿年前。他的依据是:板块运动必然会让自然界深色的镁铁质岩石转变成浅色的长英质岩 石。而在 35 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这位专家观点的是(  )

A. 颜色浅的长英质岩石本质上是颜色深的镁铁质岩石“再生”而来的, 而在数十亿年前, 镁铁质岩石在地球上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地位

B. 以全球各地 35 亿年前的沉积层样品分析,其中含有长英质岩石颗粒的不足一半

C. 长英质岩石在自然界中的占比比镁铁质岩石高出很多的解释似乎只有板块运动这一解 释,但早期的板块构造运动很可能是时断时续的,局部范围的

D.35 亿年前地球火山密布, 火山爆发释放的岩浆会把镁铁质岩石深深埋在地下, 这些镁 铁质岩石会被熔化,进而转变成长英质岩石,但板块运动不是火山爆发的唯一原因

※【解析】论点: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 35 亿年前。

论据:板块运动必然会让自然界深色的镁铁质岩石转变成浅色的长英质岩石,而在 35  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A 项,无关选项。该项强调浅色长英质岩石具  体的产生方式以及数十亿年前存在的数量,与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无关,排除。B 项,无关选项。 该项强调 35 亿年前含有长英质岩石颗粒在沉积层样品中不足一半,与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  无关,排除。C 项,无关选项。该项强调的是早期的板块运动方式,  与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无关,  排除。D 项,增加反向论据。说明可能还有其他原因造成浅色的长英质岩石的出现,并不一定是  板块运动引起的,拆断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可以削弱。故正确答案为 D。

高频考点 3:逆否命题

1)充分条件常见关联词

A 是 B 的充分条件:A → B 如果 A,那么 B:    A → B

A,那么 B:      A  B

所有 A 都是 B:      A → B

只要 A,就 B:      A  B

凡是 A,都 B:      A  B

2)必要条件常见关联词:

只有 B,才 A:       A → B

B 是 A 的必要条件:    A → B B 是 A 的前提:       A → B

A 的基础是 B:       A → B

为了 A, 一定 B:      A → B

A 离不开 B:         A  B

A 的保障是 B:       A → B

记忆方法 不用管到底谁推谁,只需要判断出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把必要条件放后面 就行了,比如“人类为了能生存, 一定要有氧气”这个命题,我们很容易判断出“氧气”这 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立马就能得出“氧气”是被推出的,放后面,即:生存→氧气。

3)逆否命题

逆否命题是逻辑判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 如果想快速准确的解决逻辑题目, 逆否命 题的知识点必须熟练掌握,它的具体形式为:

A → B 等价于- B → -A

例: 已知: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湿 问题一:如果天下雨了,地有没有湿?  问题二:如果天没下雨,地有没有湿?  问题三:如果地湿了,天有没有下雨?  问题四:如果地没湿,天有没有下雨?

为了解决好上面的问题,我们首先将原来的条件翻译出来:下雨→地湿 问题一,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天下雨了,地一定湿

问题二,我们得不出确定性的结论,地可能湿掉(比如洒水车经过洒湿了地面 也可 能没湿。

问题三,我们得不出确定性的结论,天有可能下雨了,也有可能没下(地面湿的原因是 有洒水车洒水)。

问题四,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地没湿天一定没下雨。

在这里, 我们探讨出了等价命题, 同时得出一个公理: 对于命题 A → B, 否前和肯后(即 否定前件和肯定后件)得不出任何确定性的结论。

讲完了逆否命题,我们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逆否命题经常放在一起考的知识点,做 一个总结,可以帮助大家迅速理解并记忆:

①充分条件:有他就行放前面

②必要条件:没他不行放后面

③肯前必肯后

④否后必否前。

⑤否前肯后得不出任何确定性结论。

【例 1】(2018 上海)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底线思维,就不能做到严格自律。而只有不忘初 心,才能始终保持底线思维。也只有始终坚守理想信念,才能不忘初心。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下列  项。

A. 如果领导干部不能做到严格自律,就会丧失底线思维

B. 领导干部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做到严格自律

C. 领导干部只要始终坚守理想信念,就能做到严格自律

D. 领导干部只要不忘初心,就可以做到严格自律

※【解析】我们将原题干进行翻译,得到: 自律→底线思维→不忘初心→理想信念。A 选项是否前推否后的错误,C 选项是肯后推肯前的错误, D 选项是肯后摧肯前的错误。正确 答案为 B。

【例 2】 2018 江西) 某集团自 2013 年启动了行业内首创、专为博士量身打造的高端 人才品牌项目——未来领袖设计,旨在培养行业的领军人物。据调查,该集团有些新入职的 员工拥有海外留学经历,该集团所有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员工都被集团董事长单独接见过, 而该集团所有甲省员工都没有被董事长单独接见过。

如果上述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  )

A. 有些新入职员工没有被董事长单独接见过 B. 有些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员工是甲省的

C. 所有新入职的员工都是甲省的

D. 有些新入职的员工不是甲省的

※【解析】我们将原题干进行翻译,得到: 有些新入职→海外留学→单独接见→ 甲省。 A 选项是肯前推否后的错误, B 选项是肯前推否后的错误,C 与题干矛盾。正确答案选择 D 选项。

【例 3】(2018 浙江)如果不学习电吉他,阿健就当不了乐队主唱;如果他想玩乐器,他 会选择学习电吉他:如果他不玩乐器,他就当主唱。

由此可以推出,阿健将(  )

A. 当主唱

B. 学习电吉他

C. 不学习电吉他 D. 不当主唱

※【解析】我们将原题干进行翻译,得到: 主唱 电吉他。玩乐器 电吉他。不玩乐器 →主唱→电吉他。发现不管他是否玩乐器,都会选择学习电吉他,故本题选择 B。

高频考点 4:联言命题

联言命题, 通俗的讲就是“且”关系,它的形式为“A 且 B”, 在公务员考试中,我们 探讨的是 A、B 两个枝命题的真假与总命题真假之间的关系。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原命题:小雯温柔且善良

问题一:如果小雯不温柔,但是很善良,请问原命题是否正确? 问题二:如果小雯很温柔,但是不善良,请问原命题是否正确?

问题三:如果小雯不温柔也不善良,请问原命题是否正确? 问题四:如果小雯既温柔又善良,请问原命题是否正确?

其实四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的答案都是原命题错误, 只有问题四的答案原命题才成立,所以我们得出来关于联言命题的重要结论: 一假即假,同 真才真。即:  只有在两个枝命题都成立的时候,原命题才成立, 一个枝命题不成立就会导致 原命题不成立

关于联言命题,常见的关联词有以下几个

A 又 B:      A 且 B    不但 A 而且 B:  A 且 B  A  B:      A 且 B

虽然A 但是B: A B(注意这个在言语中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在逻辑中表示的是且关系)

A,B:         A 且 B

同时 A,B:     A 且 B

【例 1】(2018 广州) 只有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具有物理学专业背景的人, 才能 胜任这个岗位。

如果上述判断为真,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 (  )

A. 物理学专业博士小赵胜任了这个岗位

B. 从未学习过物理学知识的小李,胜任了这个岗位

C. 小刘具有物理学专业背景,但他不能胜任这个岗位

D. 小孙不能胜任这个岗位,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大家公认的

※【解析】我们将原题干进行翻译,得到: 胜任→逻辑且物理。如果胜任了岗位,就意 味着一定逻辑思维能力良好和具有物理学专业背景,所以 B 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 B。

高频考点 5:选言命题

选言命题, 我们主要讲述“或”命题, 其基本形式为“A B”,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原命题:明天多云或小雨。

问题一:明天多云,没有下小雨,请问原命题是否正确?

问题二:明天不是多云,有下小雨,请问原命题是否正确?

问题三:明天即不是多云也不是小雨,请问原命题是否正确? 问题四:明天先是多云,又有小雨,请问原命题是否正确?

我们仅仅用朴素的日常的逻辑就能搞清楚四个问题的答案,问题一、问题二、问题四的   答案都是原命题正确,只有问题三的答案原命题才不成立,所以我们得出来关于“或命题”

的重要结论: 一真即真,两假才假。

思考:如果命题“A 或 B”是正确的,我们又知道枝命题 A 错误,那么请问枝命题 B 是 否正确?

回答:根据“或”命题的基本性质,要保证“A 或 B”是正确的,我们至少得有一个枝 命题正确才行,知道 A 命题错误,那么 B 命题必然正确。

【例 1】(2018 广东)某围棋队有选手会在比赛时喝茶,他们或者喝红茶,或者喝绿茶。 如果以上描述为真,下列哪项一定是真的?( )

I. 该围棋队一名在比赛时不喝红茶的选手, 一定喝绿茶。

Ⅱ . 该围棋队没有选手比赛时喝黑茶    Ⅲ . 该围棋队有的选手比赛时不喝茶。

A. 只有Ⅱ B. 只有Ⅲ D. Ⅱ和Ⅲ

※【解析】我们将原题干进行翻译,得到:喝茶 →红茶或绿茶。对于 I,可能有选手不喝茶的, 所以错误;对于Ⅱ,队员喝茶的时候一定是红茶或者绿茶,不可能是黑茶,正确。对于Ⅲ,    我们不知道是否全部都会喝茶,因为“有的”是分 1 个、部分和全部三种情况的,  所以Ⅲ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 A。

上一篇

这里有最新的公司动态,这里有最新的网站设计、移动端设计、网页相关内容与你分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