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电话:0759-2296349

课程咨询微信号:619809370

地址: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大道南81号新宇大厦501室

新闻中心

第三章综合分析题快解法(申论知识点)—湛江公务员培训机构

2025-05-10

第三章  综合分析题快解法

 

一、综合分析最大的难点

合分析审题, 要结合前文关于审题的要求进行, 审清答题主题和答题任务。审题 一定要通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停留在题干表面。

第一,确定分析对象;

第二,归纳材料中心论点;

第三,符合逻辑,合乎事理;

第四,根据给定材料,不乱分析。

审题在前文已做过详细讲解,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特别注意是,在—分—总”的答题思路中, 分析环节是重点,要点数量最 多的也是分析环节, 很多考生在答综合分析题时,大谈特谈对策,舍本逐末,洋洋洒洒写 了几百字,却得不了几分。

在综合分析题中,一定要注意逻辑,不符合逻辑不仅可能导致得分点不全,甚 至可能会丢失逻辑分。

二、分析问题的技巧

(一)阐释型题目

1. 阐释一句话含义、实质分三步∶

①是什么(该专有名词或现象是什么)即问题及表现 ;

②为什么(合理性或局限性)即意义和危害 ;

③怎么办(采取何种措施解决问题)即对策。

2. 阐释名词含义分三步∶

①字面含义(包含内涵和外延,比如人是理性动物,包含男人、女人)

②引申含义(特点 < 一般用 XX 性表示,比如盲目性、超前性、虚荣性、虚假性、 冲动性等 >、危害性、意义作用)

③评价(主要是对策)

(二)原因分析题目

1. 过往性原因分析分析问题思路同概括问题。

2. 未来性原因分析分三步∶

①现在问题的严重性, 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必要性是指问题的危害 性,迫切性是指时间的紧迫性。

②解决这个问题的有利形势和条件, 即可行性。如物质前提,  制度保障, 有益经验。

③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即解决此类问题有哪些好处,有哪些重要意义。

(三)回应观点题目

1. 错误做法回应

①道歉

②剖析问题(可以由小到大)

③对策(现在做了什么,将来要做什么)

④再次表明态度,从善如流,闻过则喜,尊重民意。

2. 辩证观点回应

①表明观点,全面看待。全方位的,多角度的, 一分为二的看 ;

②正面论述,分析自己的问题加对策;

③反面论述,分析观点有问题,自己有道理。

④态度,从宏观方面。本着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原则, 合理科学做好事情,欢迎来查。

3. 复合观点

①一些观点是很有道理的。

②一些观点是片面的。

③一些观点是存在错误的。

(四)分析评论观点题目

1. 错误观点评论

①表明观点,XX 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有待商榷的,甚至是错误的。其意见不完全正确, 说的片面,说的偏颇、过于绝对,不科学,不严谨,不负责的。

②反驳观点,理论论证,谈作用、问题等。

③举例论证。

④对策,即可行性论证。

2. 正确观点评论

①表明观点 ②说理

③举例论证 ④对策

3. 辩证观点评论

①表明观点,中立,全面, 一分为二。

②正面阐述,有作用的。

③方面阐述,带来的问题。

④对策。针对两种观点,分别谈。

4. 分析评论两个或两个以上看似矛盾的观点

①优劣势模式(强调结合)∶两种思路 / 观点 / 理念分别是 A 和 B。

A 的积极性表现在……,但是在……则存在明显的不足 ;B 的积极性表现在……,但是 ……则存在明显的不足 ;

因此, 我认为, ……方面发挥 A 的优势, 在……方面发挥 B 的优势, 使之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②相互依存模式:

两种思路 / 观点 / 理念分别是 A 和 B。A 是 B 的……, 没有 A, B 就会……;B 是 A 的 ……,没有 B,A 就会……;

因此, 我认为, ……方面发挥 A 的优势, 在……方面发挥 B 的优势, 使之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五)分析评论现象题目(视野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

第一,多角度、多维度的看问题 ;

第二,揭示问题或某一事件的本质 ;     第三,落脚解决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六)启示类题目

启示类题目实质上是概括 + 分析的结合。具体而言,解答启示类题目可以分成三步

第一步是概括特定事实的经验或教训 ;

第二步是用对策的形式表达出来 ; 第三步是分析其中的实质。

(七)设喻类题目

要将比喻的概念转化成具有实质意义的概念,并努力揭示其实质意义。

【例】课程中讲过的经典例子:

给定资料 7 引用了上海某研究所 G 所长的话, “美国人民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 这值得赞扬 ; 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值得精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 请说明,这 表达了 G 所长怎样的观点。

要求:简明、准确的阐释该观点,不超过 200 字。

【解题思路】

一是要把表面的直接的含义弄清楚(美国人民、非洲难民、鲸鱼的比喻意义); 二是对字面含义背后的实质内容进行揭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是要明确隐含意义,表明态度。注意 G 所长想要说而未说出来的意思。(在怒江 水电开发上的态度);

四是要在此基础上说开去,即如何协调生态与经济的关系问题。

【评分标准】

1. 发达国家重视生态环境和环保的做法应当肯定和借鉴 ;

2. 发展中国家首先要解决民生问题也无可厚非 ;

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发达国家的做法 ;

4. 应当把资源开发、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生态保护协调起来。

上一篇

这里有最新的公司动态,这里有最新的网站设计、移动端设计、网页相关内容与你分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