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电话:0759-2296349

课程咨询微信号:619809370

地址: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大道南81号新宇大厦501室

新闻中心

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考笔试图书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2025-05-07

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考笔试图书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图书专业科目测查对象主要是报考军队院校、训练机构教员和图书馆文职人员岗 位,从事教学、教学辅助等专业技术工作的考生。为了便于考生了解掌握测查目的、 测查内容和相关要求,制定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主要测查考生对图书馆文职人员岗位要求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 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以及应当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 新实践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应变适应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等能力要素。

 

二、考试方式和时限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三、试卷分值和试题类型

试卷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为客观性试题。

 

、测查内容

图书专业科目测查内容包括图书档案基础综合和图书专业知识两部分。图书档案 基础综合部分包括管理学概论、信息管理学概论等内容,图书专业知识部分包括图书 馆学概论、图书情报管理实务等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  图书档案基础综合

 

第一篇  管理学概论

 

主要测查考生对管理和管理学等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的管 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观察分析应对突发性、风险性情况,适应新环境 变化,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运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问 题的能力。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管理的概念与必要性

管理的概念;管理的构成要素;管理的必要性。

 

二、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管理的职能;管理的性质;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

 

三、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

 

四、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管理原理概述

管理原理的特征;管理原理的意义。

 

二、管理原理的概念、特征与要点

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方法概述

管理方法的重要性;管理哲学;管理方法的类型。

 

、管理的主要方法与运用

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

 

第二篇  信息管理学概论

 

主要测查考生对信息管理、交流、政策法规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的信息 管理学基本原理主动判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需求、形成学习目标,选择并执行合 适的学习方法,并评价学习效果的能力;以及把握工作实践中遇到有关问题的本质、 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进行全面剖析的能力。

 

第一章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概述

信息管理的概念;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管理的总目标和分目标;信息管理宏观 层次的任务和微观层次的任务;信息管理的视角;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二、信息管理沿革

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第二章  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概述

信息交流的概念;信息交流的特征;信息交流的类型;信息交流行为;信息交流 的条件和要素。

 

二、信息交流模式

香农—维弗的通信模型;拉斯韦尔的5W 模式;施拉姆模型;维克利的S-C-R 模 式;米哈伊洛夫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模式。

 

三、信息交流机制

社会信息流的形成;直接交流与社会代理交流;信息传递模式。

 

、网络信息交流

网络信息交流的模式;网络信息交流的特点;移动信息交流;网络环境下科学信 息交流的工具。

 

第三章  信息分布

 

、信息产生与分布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的表现与作用形式;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信息内容的离散分布规律

布拉德福定律;齐夫定律;网络信息的内容分布。

 

、信息生产者的分布规律

洛特卡定律;普赖斯定律;网络信息的生产者分布。

 

、信息对时间的分布规律

指数增长律;逐渐过时律;网络信息的时间分布。

 

第四章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系统的类型;信息系统的架构模式。

 

、信息系统的开发

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与运行环境;信息系统开发的阶段;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的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信息系统评

 

、信息系统的安全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结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策略;信息系统安全技术。

 

第五章 信息机构及其管理

 

、信息机构的类型与职能

信息机构的概念;信息机构的类型;信息机构的职能。

 

二、信息机构的运行与管理

信息机构的运行机制与运行效率;信息机构的管理策略;信息机构核心竞争力的 识别与发展。

 

三、公益性信息机构及其管理

公益性信息机构的性质;公益性信息机构的定位;公益性信息机构的经营思想; 公益性信息机构的协作管理。

 

第六章  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

 

一、信息政策

信息政策的概念、内容、类型和作用;国家信息政策体系的构建;网络信息政策。

 

二、信息法律

信息法律概念、作用、调整对象;信息法律与信息政策的关系;信息法律体系的 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和立法模式;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法律(知识产权、信息隐私、信 息安全、人工智能)

 

第二部分图书专业知识

 

第一篇  图书馆学概论

 

主要测查考生对图书馆学有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用合适的方法准确对图书馆 专业信息资料进行整合、提取;检验考生运用图书馆学理论知识,对实践中遇到问题 进行推断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  图书馆学基本概念

 

一、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义

图书馆学研究的微观对象和宏观对象;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代表性观点。

 

、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图书馆应用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图书馆现代化的研究;图书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研究;图书馆学教育的研究;图书馆事业史和图书馆学 发展史的研究。

 

、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

 

、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

与图书馆学有直接关联的学科;与图书馆学有间接关联的学科。

 

五、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

 

、图书馆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图书馆的概念;图书馆的构成要素。

 

、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

图书馆的产生及意义;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因素;图书馆发展的特点。

 

、图书馆的属性

图书馆的一般属性;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社会文献信息流的整序职能;文献信息的传递职能;开发智力资源与进行社会教 育职能;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职能;满足社会成员文化欣赏与娱乐需要的职能。

 

、图书馆的类型

图书馆类型的划分;各种类型图书馆的概念、职能定位、特点和任务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社会角色定位与发展方向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社会角色定位;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  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事业建设原则

图书馆事业的概念;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原则;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成就。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结构

我国图书馆事业结构的构成;我国图书馆事业结构的特点。

 

三、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

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必要性;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内容;我国图书馆馆际合 作与资源共享的障碍。

 

四、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的概念;图书馆联盟的任务;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国国家 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国教育科技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协 同创新联盟等。

 

五、图书馆法

图书馆法的概念;图书馆法的作用;图书馆法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 书馆法》。

 

第四章  图书馆管理

 

一、图书馆管理概述

图书馆管理的概念;图书馆管理的意义;图书馆管理的基本要求;图书馆管理的

 

二、图书馆管理原则

集中管理;民主管理;计划管理;经济管理。

 

三、图书馆业务工作

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基本流程;图书馆业务机构的设置;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内 容及关系。

 

四、图书馆规章制度

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概念;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基本类型及主要内容。

 

五、图书馆统计

图书馆统计的概念;图书馆统计的作用;图书馆统计的基本指标;图书馆统计分 析的内容;图书馆统计分析的计算方法。

 

六、图书馆工作标准化

图书馆工作标准化的概念;图书馆工作标准化的内容。

 

七、图书馆工作评价与图书馆评估

图书馆工作评价的标准;图书馆评估的标准。

 

第二篇  图书情报管理实务

 

主要测查考生对信息资源建设、组织检索、信息服务与用户的基本程序等专业知 识的掌握程度,检验考查考生全面剖析问题、贯彻有关政策规定,从多角度、多层次 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  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

()信息资源的概念与类型

信息资源的概念;信息资源的类型;实体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馆藏信息资

()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与内容

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信息资源建设的新领域。

()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与政策

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

()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

与信息资源建设相关的新技术、政策、法律、知识产权制度,信息资源供给侧。

 

、信息资源的选择与采集

()信息资源的选择

信息资源选择理论;馆藏结构的概念;馆藏结构的内容;实体信息资源选择;数 字信息资源选择。

()信息资源的采集

实体信息资源的采集;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虚实结合的信息资源采集新模式; 数字信息资源采集的新技术。

 

三、数字信息资源建设

()特色数据库建设

特色数据库的类型;特色数据库建设流程。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

()开放存取信息资源建设

开放存取信息资源的类型;图书馆对于开放存取信息资源的利用。

()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方式。

 

、馆藏信息资源的管理

()馆藏文献的布局与排列

馆藏文献布局的依据;馆藏文献布局的方式;馆藏文献排列的方法。

()馆藏文献的复选与剔除

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原因;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标准;贮存图书馆的作用。

()数字馆藏的管理

数字馆藏的特点;数字馆藏的安全管理;数字馆藏的长期保存。

()馆藏信息资源的评价

馆藏信息资源的评价标准;馆藏信息资源的评价方法;网络环境下馆藏信息资源 的评价标准。

 

五、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与内容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信息资源保障体 系的建设模式。

 

第二章  信息组织

 

一、信息组织概述

()信息组织的概念与目的

信息组织的概念;信息组织的目的;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

()信息组织的层面

基于外部属性特征的信息描述;基于内容属性特征的信息标引。

()信息组织的处理方式与研究内容

信息组织处理的目标;信息组织处理的基本方法;信息组织的研究内容。

 

二、信息组织原理

( )信息组织的控制机制

描述控制;词汇控制;句法控制;相关因素控制。

()信息组织规范控制的依据 概念逻辑原理;知识分类原理。

 

三、信息描述

()信息描述概述

信息描述的概念;信息描述的作用;信息描述的常用规范。

()信息描述项目(著录项目)、描述信息源

信息描述项目的概念;描述性元数据标准;《都柏林核心集》1.1版的15个基本 元素;信息描述的不同详略级次;描述信息源(著录信息源、著录根据)的概念。

()检索点与规范文档

检索点的概念;标目的作用;辅助著录包含的内容;参照法的作用;参照法的类 型;规范控制的作用;名称规范档的组成。

()信息描述的计算机编码

MARC 格式;机读目录格式中书目记录的组成;信息描述置标语言 (SGML, HTML,XML)

()信息描述工作(信息编目)的程序与方法 信息描述工作的程序;信息描述工作的方法。

 

、分类法

()分类法的概念与类型

信息分类的作用;分类法的概念;分类法的类型。

()分类法的结构组成

分类法的结构;复分表的作用;使用复分表需要注意的问题;分类标记符号及其 作用。

()分类法类目体系的建立

类目的划分;分类法类目之间的关系。

()网络分类法

网络分类法与传统分类法的区别;大众分类法。

()国内外主要分类法

《杜威十进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中 国图书馆分类法》。

 

五、主题法

()主题法的概念与类型

主题法的概念;主题法的类型。

()叙词表的结构组成

叙词表的结构;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

()主题法词汇控制

词汇的选择;词形控制与词义控制;词间关系控制;叙词表的编制与维护;叙词 表编制和管理中的计算机使用。

()国内外主要主题词表

《美国国会标题表》;《医学标题表》;《汉语主题词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分类标引与主题标引

()信息主题与主题分析

信息主题的结构;信息主题的类型;主题分析的水平和要求。

()分类标引工作

分类标引的要求;类目辨析;号码配置方法;标引工作程序;分类标引规则;同 类书区分与索书号。

()主题标引工作

分析主题类型与结构;主题概念的转换方法;标识的确定;主题标引的查词规则、

组配规则;各种主题、信息资源类型的标引规则。

()分类主题一体化标引

一体化标引的基础; 一体化标引工具; 一体化标引方法。

 

七、信息组织智能化技术

()信息组织中的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与受控语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信息组织中的应用。

()自动分词与实体抽取

自动分词;词性标注;实体抽取。

()自动分类与聚类 自动分类;自动聚类。

()自动标引

自动标引的种类;自动标引的方法;关键词抽取;赋词标引。

 

八、语义网环境下的信息组织及发展趋势

()语义网信息组织

语义网概述;RDF;    本体与本体构建;知识图谱;关联数据。

()信息组织的发展趋势

文献细粒度数据化;数据语义关联化;传统分类法、主题词表的形式化、本体化 改造;知识组织系统丰富化、集成化;信息描述相关标准和书目数据开放关联化。

 

第三章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概述

信息检索的广义与狭义理解;信息检索的本质;信息检索的类型;信息检索的特 性;信息检索的发展阶段。

 

二、信息检索系统

()信息检索系统及其构成

信息检索系统的概念;信息检索系统的物理构成和逻辑构成;文献信息检索系统 的特点及其基本结构;全文信息检索系统的特点与实现技术;网络搜索引擎。

()信息检索模型

布尔模型;向量模型;概率模型等。

 

三、信息检索技术与方法

()信息检索策略与调节方法

构造信息检索策略的步骤;信息检索策略的调节方法。

()常用信息检索方法

布尔逻辑检索;位置限定检索;短语检索(精确检索);截词检索;字段限定检 索;引文检索。

 

、信息检索评价

()信息检索评价概述

信息检索评价的价值;信息检索评价的类型。

()信息检索评价指标体系

检索效率评价指标;检索效果评价指标;网络检索评价。

 

五、信息检索实务

()文献数据库的功能、检索与利用

文献数据库的功能;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文献数据库的利用。

()网络搜索工具的功能、检索与利用

网络搜索工具的功能;网络搜索工具的检索;网络搜索工具的利用。

 

第四章  信息服务与用户

 

、信息服务与用户概述

()信息服务与用户的概念  信息服务的概念;用户的概念。

()信息服务的原则

公平服务原则;充分服务原则;科学服务原则;区分服务原则;文明服务原则; 资源共享原则;特色服务原则。

 

二、用户研究

()用户信息需求分析

用户信息需求的类型;用户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网络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 ()用户信息行为分析

用户信息行为的特征;用户信息行为的控制机制;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类型。

 

三、信息服务方式

()信息提供服务

文献外借服务;文献阅览服务;文献传递服务。

()信息检索与咨询服务

信息检索服务;信息咨询服务。

()学科与知识服务 学科服务;知识服务。

()信息素养教育服务

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教育;图书馆利用教育;信息检索知识和技能教育。

()信息服务的新发展

阅读推广服务;移动阅读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

 

第五章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一、图书馆信息化概述

图书馆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 展阶段;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图书馆自动化

图书馆自动化的概念;图书馆自动化研究的内容;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图 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结构;图书馆自动化各子系统功能及主要流程。

 

三、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及其相关概念;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功能;数字图书馆技术方法;数 字图书馆的建设发展。

 

、智慧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及其相关概念;智慧图书馆的构成与体系功能框架;智慧图书馆的建 设发展;智慧服务。

上一篇

这里有最新的公司动态,这里有最新的网站设计、移动端设计、网页相关内容与你分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