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电话:0759-2296349

课程咨询微信号:619809370

地址: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大道南81号新宇大厦501室

新闻中心

管理学教材第412-419页-湛江专升本培训中心

2025-03-14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发表了《管理理论丛林》一文,标志着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

2.【精析】D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包括十四条原则,即:分

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3.【精析】A  古典管理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管理理论。

4.【精析】A  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5.【精析】B  企业文化由表及里可分为三层:(1)表层的组织文化载体;(2)中层的制度系统;(3)深层的精神层。中层的制度系统又称制度层,指体现某个具体组织的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的总和。

6.【精析】B  社会合作学派即社会系统学派,其创始人是美国高级经理人员和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

7.【精析】D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的。

8.【精析】D  低层决策多为战术决策。

9.【精析】A  风险型决策的常用方法是决策树法。决策树由决策点、方案分枝、状态结点、概率分枝和结果结点组成。

10.【精析】D  非确定型决策方法可分为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三种。其中,大中取大法又称为乐观原则。决策者对未来持乐观态度,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好的情况。

11.【精析】B  按计划的期限分,计划可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长期通常指5年以上。

12.【精析】D  孔茨和韦里克认为,战略是为了达到组织总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利用资源的总计划,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主要目标和政策来决定和传达指望成为什么样的组织。

13.【精析】C  组织变革程序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通过组织诊断,发现变革征兆;(2)分析变革因素,制定改革方案;(3)选择正确方案,实施变革计划;(4)评价变革效果,及时进行反馈。

14.【精析】B  编制人力资源计划是人力资源计划过程的第一步。

15.【精析】A  沟通的终点是信宿,即信息的接收者。

16.【精析】D  管理方格论中的(1,9)型领导方式又称为乡村俱乐部型管理,表示领导者只注重支持和关怀下属而不关心任务和效率。

17.【精析】D  菲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认为各种领导方式都可能在一定环境内有效。当领导风格与领导情景不适应时,领导者应改变自己的领导风格以适应环境。

18.【精析】D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又称“保健一激励理论”。该理论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其中,激励因素包括:成就、承认、工作本身、责任、晋升、成长等。

19.【精析】B  反馈控制又称成果控制或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是在控制工作中使用得最为普遍的控制方式。

20.【精析】A  常见的控制方法有预算控制、生产控制、产物控制、综合控制等。其中,财务控制适用于一切组织。

21.【精析】D 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控制分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三类。其中,反馈控制是针对结果的控制。

22.【精析】A  控制是其他管理活动能够按照计划进行的根本保证。与控制关系最为密切的管理职能是计划。

23.【精析】A  存货管理属于物质资源控制。

24.【精析】D 控制的必要性主要是由下述原因决定的:适应环境的变化、管理权力的分散、工作能力的差异。

25.【精析】B  控制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

26.【精析】CD 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一个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影响组织业绩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总和,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27.【精析】ACE 管理者的人际角色包括代表人、领导人和联络者。B、D两项属于管理者的信息角色。

28.【精析】ABCDE 管理的对象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具体包括人员、资本、时间、空间、信息等要素。

29.【精析】ABCD 计划类型的划分标准主要有:时间长短、职能空间、综合程度、明确程度、程序化程度等。抽象程度不是计划类型的划分标准。

30.【精析】ABC 按决策重要程度,可将决策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D、E两项是按决策主体划分的。

31.【精析】BCE 组织目标形成一个有层次的体系,这个体系的最顶层是组织战略性目标,第二层次是组织的任务,基层是特定的个人目标等。

32.【精析】ABCDE 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包括职能部门化、产品或服务部门化、地域部门化、顾客部门化、流程部门化等。

33.【精析】BCDE 人员配备的基本原则有:(1)因事择人,适应发展原则;(2)因材器使,客观公正原则;(3)合理匹配,动态平衡原则。B、C、D、E四项都符合基本原则,A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CDE。

34.【精析】ACD 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有专权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

35.【精析】BDE 按照方向,可以将沟通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三、名词解释

36.【答案】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37.【答案】决策就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38.【答案】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协同行动的集合体。

39.【答案】激励主要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通常和动机连在一起,一般而言,动机指的是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并维持行为,以达到目标的内部驱动力。

40.【答案】控制是根据计划的要求,设立衡量绩效的标准,然后把实际工作结果与预定标准相比较,以确定组织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

四、简答题

41.【答案要点】组织文化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整合功能;(2)适应功能;(3)导向功能;(4)发展功能;(5)持续功能。

42.【答案要点】目标管理的步骤有:(1)制定目标;(2)明确组织的作用;(3)执行目标;(4)评价成果;(5)实行奖惩;(6)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43.【答案要点】扁平型组织结构的优点:(1)由于管理的层级比较少,信息的沟通和传递速度比较快,因而信息失真度也比较低;

(2)上级主管对下属的控制也不会太呆板,这有利于发挥下属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缺点:(1)过大的管理幅度增加了主管对下属的监督和协调控制的难度;

(2)下属也缺少了更多的提升机会。

44.【答案要点】控制的作用:(1)提高组织工作成果的质量;(2)正视组织环境因素的变化;(3)加快组织产品服务的更新;(4)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价值;(5)推动授权和团队工作。

五、论述题

45.【答案要点】(1)组织层级化设计的核心任务是确定完成任务需要设定的层级数目,有效的管理幅度是决定组织中层级数目的最基本因素。

(2)所谓管理幅度,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这些下属的任务是分担上级主管的管理工作,并将组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然后付诸实施。显然,组织幅度应该是有限的,因为一定幅度的下属数量固然能够减少上级必须直接从事的业务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上级协调这些人之间关系的工作量。

(3)由于组织任务存在递减性,从最高层的直接主管到最低的基层具体工作人员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的层次,这种层次便称为组织层级。组织层级受到组织规模和组织幅度的影响,它与组织规模呈正比,组织规模越大,包括的人员越多,组织工作也越复杂,则层级也就越多;在组织规模已确定的条件下,组织层级与组织幅度呈反比,即上级直接领导的下属越多,组织层级就越少,反之则越多。

(4)组织层级与组织幅度的反比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态:一种是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形态;另一种是锥形的组织结构形态。在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越宽,层次越少,其管理组织结构的形状呈扁平型。相反,管理幅度越窄,管理层次就越多,其管理组织结构的形状是锥形。

六、案例分析题

46.【答案要点】(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5个层次,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或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本案例中,住房和提高工资分别属于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评职称和入党则属于尊重的需要。

 

(2)公平理论认为,组织中员工不仅关心从自己工作努力中所得的绝对报酬,而且还关心自己的报酬与他人报酬之间的关系。他们对自己的付出与所得和别人的付出与所得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做出判断。如果发现这种比率和其他人相比平衡时,就会觉得公平,否则会觉得不公平,从而产生紧张。人们将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判断其所获取报酬的公平性。

 

本案例中,黄工的工资和仓管员的工资不相上下,而他的工作需要的脑力和精力的投入却远远高于仓管员在工作中的劳动投入,由此,黄工的付出与所得和别人的付出与所得之间的关系两者相比较,其结果是极其不合理的。

(3)根据上述需要层次理论和公平理论,可以看出,黄厂长最终没有留住黄工正是由于该厂长不懂得科学利用有关激励理论去满足黄工的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也是由于该厂长不会利用公平理论去消除黄工由于工资低而带来的不公平感。

上一篇

这里有最新的公司动态,这里有最新的网站设计、移动端设计、网页相关内容与你分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