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升本培训:大学语文考前冲刺押题20
湛江升本培训:大学语文考前冲刺押题20
一、单项选择题
1. B【解析】性善论是孟子提出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这是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
2. C【解析】我国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又称作《春秋外传》或者称作《左氏外传》。
3. B【解析】“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指的是《春江花月夜》, 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
4. D【解析】《枕中记》为唐代传奇小说, 作者是沈既济。小说写卢生在邯郸旅店住宿,入睡后在梦中经历了一场宦海风波, 享尽一生荣华富贵。醒来的时候小米饭还没有熟, 因有所悟。后世所说“黄粱梦”或“邯郸梦”, 都从此而出。
5. C【解析】《哀郢》是屈原所作的一首抒情诗。《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长恨歌》是白居易所作的长篇叙事诗。《秋兴八首》是杜甫所作的八首七律组诗。
6. A【解析】“南宋四大家”是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
7. D【解析】黄宗羲的《原君》仿韩愈《原道》《原毁》等作品, 从探究人君的职分入手,激烈抨击了封建帝王“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 传之子孙”的“家天下”思想, 揭露他们“屠毒天下之肝脑”“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满足一己私欲的罪恶。
8. C【解析】桐城三祖为桐城派早期三位重要作家, 分别为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对桐城派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9. B【解析】袁枚是清代著名诗人, 其论诗力主性灵, 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
10. C【解析】《故园之恋》是钱歌川所作的一篇散文,《谈美书简》是朱光潜的一部美学著作,《乡土情结》是柯灵所作的一篇散文。
11. A【解析】《论睁了眼看》是鲁迅写的一篇杂文, 无情地批判了“瞒和骗”的思想和文艺。
12. C【解析】新感觉派小说是20世纪我国第一个被引进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主要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叶灵凤, 此外还有黑婴、禾金等。
13. D【解析】《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锺书的散文集,《管锥编》《七缀集》和《谈艺录》均是钱锺书的学术著作。
14. B【解析】《哭小弟》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悼念其小弟冯钟越的散文。
15. A【解析】契诃夫的《苦恼》写于1886年, 描写一个死了儿子的老马夫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 无奈偌大一个彼得堡却找不到一个能够听他说话的人, 最后只能对着他的小母马诉说。小说以冷峻的笔触写出了老马车夫的辛酸和苦恼。
二、古文翻译与断句题
(一)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6. 见: 通“现”, 显现 17. 愆: 罪过
18. 审: 明白 19. 恨: 遗憾
20. 本: 探究
(二)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1. 国君认为可以的, 其中也包含了不可以, 臣下进言指出不可以的, 去掉不可以的。
22. 因此, (善于) 治水的人排除壅障之物, 使河水畅流; (善于) 治理国家、统治民众的人应该引导百姓讲话, 使他们畅所欲言。
23. 想开拓疆土, 使秦国、楚国来朝见, 统治整个中原地区, 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
24. 这是在帮助君王养活百姓, 齐王为何至今未有重用他?
(三) 把下面的短文断句
25. 陛下德日新/政日举/赏罚施置/仰当天意/俯合人心/则赵氏安而社稷固/不然/则宗社危而天下乱/其间盖不容发
三、名句默写题
26. 狐死必首丘 27. 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28. 舍南舍北皆春水 29. 茫茫走胡兵
30. 凌万顷之茫然 31. 六军不发无奈何
32. 更无一点风色 33. 沈园柳老不吹绵
四、阅读题
34. (1) 作者把生命中的片段比喻为“历史之网无法捞取的细小水珠”。用网捞水, 水珠一定会从网洞漏掉, 作者以此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零碎的记忆片段无法完整保存。
(2) 作者对那张未署名的纸片所提及的事情完全没有印象, 但他对留言的内容却产生了兴趣, 进而以想象补全留言背后的故事及留言人写下便条时的情景。
(3) 这些纸片仅仅记录着只言片语, 所以是“短笺”。“短笺”引发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承载着作者求学阶段与人交往的记忆, 给作者带来更多的生命感悟。
35. (1) ①赵普多次提及太祖从前的不足, 在太祖的提醒下, 赵普不再谈论这些事情了。
②赵普年轻时学识不足, 当上宰相之后, 在太祖的劝导下, 努力读书, 提高了处理政事的能力。
(2) ①赵普尽心为国家举荐人才, 坚持自己的判断, 不惜冒犯太祖。
②赵普劝太祖遵从天下公义, 以功过来决定刑赏, 而不能凭自己的喜怒。
36. (1) 诗中两次写到燕山、秦云, 但“去岁”有与友人相逢畅饮的热络与欢快, “此日”却只有分别后的冷清与惆怅, 风景相同、人事殊异, 形成了今昔对比。
(2) ①两人相隔千里, 路途遥远; ②音讯断绝无闻。
五、作文
37. [评分标准] (1) 观点明确、立意符合原材料: 内容丰富、叙事清楚或说理有力; 语言通畅、生动; 结构合理、线索明晰。(32~40分)
(2) 观点基本准确、立意基本符合原材料; 内容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结构基本合理。(24~31分)
(3) 观点不够明确; 内容不够完整; 语言不太通顺; 结构不够合理。(0~23分)
(4) 缺少标题扣2分; 总字数每少50字扣1分; 每错3字扣1分。
【参考范文】
在有限与无限之间寻求和谐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这句话道出了自然界资源有限与人类欲望无限之间的深刻矛盾。这一矛盾,既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常态,也是我们必须正视并寻求解决的重要问题。
资源的有限性,是自然界的客观事实。地球的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是有其自身的生成周期和承载能力。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都在人类的不断开采和利用中逐渐减少。这种有限性,要求我们必须珍惜资源,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然而,人类的欲望却是无限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从基本的衣食住行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人类的欲望似乎永无止境。这种无限性,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面对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我们不能简单地抑制需求或限制发展。相反,我们应该在保护资源和满足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二者的和谐共生。
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同时,积极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资源保障。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鼓励人们选择绿色、低碳、环保的产品和服务,减少不必要的物质消耗和浪费。同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内心的满足。
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政府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企业需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技术创新和环保投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总之,在有限与无限之间寻求和谐,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通过加强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加强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担当等措施,我们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