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习概》2024年考研政治押题-湛江考研培训
第三部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记背:包含两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①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②明确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
(3)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4)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是党保持团结统一和强大战斗力、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5)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6)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根本价值取向。
(7)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8)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9)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改什么、怎么改的根本标准:是否有利于坚持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否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0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11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12)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
(1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15)基层民主的建立和发展:①保障了基层群众广泛、直接、有效行使民主权利;②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广泛性、真实性、有效性。
(16)全面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1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18)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国国体、政体不动摇;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19)社会治理体系:是进行社会治理的基础;是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保障。
(20)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安排:体现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要求;体现了军事能力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求相适应的要求。
(21 )"一国”和“两制”的关系:①“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一国”是根,“一国”是本);②“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 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22)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我国对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
(23)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新形势下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是把党锻造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迫切需要。
(24)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最鲜明的品格。
记背:包含三点
(1 )“两个结合”:①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②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③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理论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公众号:旗胜考研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②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最有力的体现, 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③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反映;是党的主要任务发生新变化的反映;是中国和世界关系发生新变化的反映。
(5)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①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③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7)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①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打破了 “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②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超越;③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
(8)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体系决定的; 是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决定的。
(9)坚持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 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根本性意义。
(10)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必须完善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的制度,必须完善党协调各方的机制,必须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
(11)坚持人民立场:就要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就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热爱人民、尊重人民、敬畏人民。
(12)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①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③必须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1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必须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14)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刻反映;是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5)新发展阶段:①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②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阶段。
(16)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新发展理念:要从根本宗旨上把握新发展理念;要从问题导向上把握新发展理念;要从忧患意识上把握新发展理念。
(17)高质量发展:①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③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18)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第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证。第三,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19)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依据:①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②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自觉把握;③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
(21)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
(22)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
(23)“三个第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2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科技、 人才(教育是根本,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
(25)教育的根本问题、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解决好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26)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基石;是应对风险挑战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
(27)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开放创新,确保国家拥有自主可控的科技创新能力。
(28)人民民主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29)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②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③必须始终保持政治定力。
(30)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 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作用(三个有效保证):有效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有效保证国家治理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有效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32)人民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33) 发展基层民主:①是实现人民有效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②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③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34)新时代,统一战线: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上的作用更加重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的作用更加重要,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上的作用更加重要。
(35)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37) 法治:①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②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本保障;③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3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内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
(39)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40) 法治中国建设的工作布局:①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②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③坚持统筹
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41)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42)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4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44)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45)当代中国文艺的崇高使命: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
(46)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
(47)民生的重要性:①民生事关人民的生存生活生计;②事关民心所向、 民情所系、民意所指;③决定党的事业成败和国家命运兴衰。
(48)增进民生福祉:①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②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49)就业的重要性:①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②是劳动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③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50)必须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共建是共同参与社会建设,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共治是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 共享是共同享有社会治理成果,是社会治理的目标。
(51)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①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更加凸显;②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③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更加有力。
(52)要严守三条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53) 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中的三条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
(54) 维护政治安全的主要内容:维护政权安全,维护制度安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55) 政治安全与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政治安全是维护人民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根本保证;人民安全居于中心地位;国家利益至上是实现政治安全和人民安全的要求和原则。
(56)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治理效能更强的平安中国;建设安全稳定局面更巩固的平安中国;建设人民更满意的平安中国。
(57) 强军目标的科学内涵:听党指挥是灵魂,能打胜仗是核心,作风优良是保证。
(58) 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内涵:一是建成同我国强国地位相称的世界一流军队;二是建成能够全面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世界一流军队;三是建成具备强大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军队。
(59) “一国两制”: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③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60)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①加强依法治理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②健全中央行使全面管治权的制度;③为落实爱国者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61)三条底线: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 都是绝不能允许的。
(62)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走和平发展道路①是由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②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作出的必然选择;③符合历史潮流、顺应世界大势。
(63)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依据: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64) 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加强思想建设①是坚守理想信念、坚定革命意志的前提;②是保持政治上清醒坚定、行动上团结统一的要求; ③是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65)我们党之所以勇于自我革命的原因:①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②是因为我们党有高度的自信,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③是因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需要在革命性锻造中永葆青春活力,给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能量。
记背:包含四点
(1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关系: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精神力量。
(3)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 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具有的里程碑意义:①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②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5) 强调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的原因:①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②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③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④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6) 中国式现代化:①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③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④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
(7) 党的领导制度:①是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必然反映和内在要求; ②明确了我国政治生活的领导关系、领导主体、领导对象;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核心;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8)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的原则: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
(9) 改革开放:①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②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④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0)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统筹改革发展稳定:①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②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③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④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11)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2) 民营经济:①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②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③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④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13) 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内涵: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
(14) 大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着力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着力发展实体经济;着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强; 着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1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
(16)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处理好的关系:①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②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③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④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
(17) 建设教育强国:①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 ②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③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④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18)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1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2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①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②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③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④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现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22) 统一战线:①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②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③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④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23) 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
(24) 加强和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要辩证把握好四方面关系:一是把握好固守圆心和扩大共识的关系;二是把握好潜绩和显绩的关系;三是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四是把握好团结和斗争的关系。
(25)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统筹处理的重大关系:政治和法治的关系,改革和法治的关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
(26)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27) 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8) 文化繁荣兴盛: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②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④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前提基础。
(29)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 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32)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思路: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
(33) 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往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方面。
(34) 人民健康:①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②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④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35) 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36)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涵: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 系统完整。
(37)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治理;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38) 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四个战略支撑"):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维护我国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39)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40)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内涵:布局合理、内容科学、要素齐备、统一局效。
(41)实现伟大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 自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