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电话:0759-2296349

课程咨询微信号:619809370

地址: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大道南81号新宇大厦501室

新闻中心

2024年政治押题:简答/论述/分析题第三章-广东普通专升本培训

2023-07-25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五种经济成分,但主要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2)与三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相联系的中国社会阶级结构有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3)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主义因素已在经济、政治上都已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的比重还很大,所以,它还不完全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

1953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了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

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①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

② 列宁在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对党在过渡时期。

4)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

①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②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化,形成了中国化的过渡时期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行动指南。

 

三、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国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对其进行改造,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坚持用和平的办法,不仅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四、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丰富。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五、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1)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进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是“文章的上篇和下篇”。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2)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这场革命是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任务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它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前进道路;中国革命的第二步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上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3)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有利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①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②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③ 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

 

六、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简称“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

① 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采取了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则采取了国家资本主义和平赎买的方针,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极具中国特点。

②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和平的方法顺利完成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七、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

① 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由于现代工业的固定资产中官僚资本占80%,国家没收这一部分资本,不仅建立起了在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而且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国营企业大多技术比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职工在国营企业中主人翁意识强、生活稳定、劳动热情高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明显地表现出相对于其他经济成分的优越性。到1952年,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实际上已居于相对强大的地位。这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 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在一些老解放区大力推广农业互助组,并着手组织以土地入股为主要特征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合作社。党总结这些经验,认为这些互助合作形式是帮助贫苦农民战胜自然灾害、克服困难、增加生产、避免农村重新出现两极分化、引导农业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适当形式。事实上,与个体农业相比,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增产一般比较明显。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③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些措施不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限制,也很自然地加深了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④ 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帝国主义对我国军事上侵略威胁、经济上严密封锁、政治上孤立遏制,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也很不景气。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正充满向上发展的活力。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此外,朝鲜战争停战也使世界的形势开始和缓,这为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八、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实质: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实质,就是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九、能够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原因:

①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② 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

③ 我国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产生依赖。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采取统购统销政策,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实施监督,这使得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十、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含义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

① 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采取了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则采取了国家资本主义和平赎买的方针,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极具中国特点。

②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和平的方法顺利完成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评价

① 我国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和政治保证。

②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有: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以及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等因素,也有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而产生的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和偏差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十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事实证明,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

4.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

2)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

3)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是:①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②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③对社会主义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

 

十二、中国特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和平赎买的设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其具体内容有:

①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②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是指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

③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历史经验

①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②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创造性地提出从初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避免了在改造期间可能发生的社会动荡和经济衰退,使中国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对具有私有制性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十三、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丰富。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十四、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五种经济成分,但主要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2)与三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相联系的中国社会阶级结构有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3)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主义因素已在经济、政治上都已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的比重还很大,所以,它还不完全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上一篇

这里有最新的公司动态,这里有最新的网站设计、移动端设计、网页相关内容与你分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