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治押题:简答/论述/分析题第八章-广东普通专升本培训
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1)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①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 必须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③ 必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④ 必须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
(2)核心立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①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③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④ 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要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① 坚持全面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
② 坚持协调发展,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领域协调推进。
③ 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④ 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建设生态文明
(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深刻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关系的方针原则。
① 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② 必须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要求。
③ 要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统筹兼顾的本领,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
④ 要求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做到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1)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决策。
(3)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
(5)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6)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7)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好、发展好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些制度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发展和完善。
(3)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包容性。
(4)坚定不移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5)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6)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
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1)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要做到:
①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②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3)要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加强新闻宣传工作。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
(5)繁荣文艺创作。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提高人民精神境界、培育人民高尚灵魂的重要力量。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①民主法治。即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②公平正义。即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③诚信友爱。即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④充满活力。即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⑤安定有序。即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工作中,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之中,又要从“小社会”着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要做到:①优先发展教育;②积极扩大就业;③合理收入分配;④完善社会保障。
(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1)珍惜每一寸国土。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资源只有节约才能持久利用。
(3)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4)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必须依靠制度。
6.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伟大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1)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
①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②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③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3)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党的纯洁性同先进性是一致的,纯洁性是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4)党的优良作风是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此外,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还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在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领域的运用和展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接续发展
①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继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理论成果。
②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 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逻辑和内在联系。科学发展观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④ 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系统科学理论,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又一次与时俱进,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①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各方面建设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发展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 科学发展观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
(2)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关系。它们之间是有机统一的,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①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③ 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3)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
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③ 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五、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1)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①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 必须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核心。
(2)立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人”是指人民群众,“本”是指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① 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②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③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④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⑤ 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① 坚持全面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
② 坚持协调发展,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领域协调推进。
③ 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深刻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关系的方针原则。
① 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② 必须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要求。
③ 要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统筹兼顾的本领,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
④ 要求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做到兼顾各方、综合平衡拓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内容的进一步转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二次历史性转变,其实质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即主要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包括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内的全面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
① 经济发展方式复杂化。经济增长是对不同时期的产出量而言,主要指数量增加;经济发展则不仅要求有数量增加,而且要求有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
② 更加注重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经济发展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方面,其实质在于全面的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
③ 内涵更加丰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①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重大战略。原有的发展方式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经过长期探索,现在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③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从促进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的要求看,我们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只有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协调,才能打破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长期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① 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准确把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②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③ 要切实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④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⑤ 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七、要高度重视发展不平衡问题:
高度重视发展不平衡问题是由它长期存在而带来的危害所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体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逐渐突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状况,不仅要看较高发展水平的部分,而且要看较低发展水平的部分。如果不注重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相互协调,就会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不平衡问题如果长期持续,也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
(1)从经济角度看,发展不平衡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差距长期过大,会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制约社会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影响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地区差距长期过大,容易加剧地方利益竞争,出现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贸易壁垒等情况,区域间的经济摩擦和利益冲突会增多,直接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进而降低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而且在过大的发展差距下,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的资源、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会不断流入东部地区和城市。这将对落后的地区和农村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它们形成自我发展能力,从而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2)从社会层面看,发展不平衡容易使整个社会产生心理鸿沟,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成员身心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发展差距过大,会导致沟通理解障碍,滋生冷漠、不满、对立、仇视情绪,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3)从政治角度讲,发展不平衡问题若处理不好,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一些国家历史经验表明,当发展不平衡问题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纠结在一起时,往往成为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诱发因素。能否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的走科学发展之路,统筹区域发展,这样才能逐步推进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八、统筹区域发展的含义:
统筹区域发展,是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全局出发全面综合地考虑区域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协调区域关系并形成东中西部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九、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1.目标。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可具体表述为:综合治理区域经济领域中已经存在的落后病、衰退病和防治潜在的膨胀与萧条病,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形成区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2.内容。统筹区域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区域发展问题;二是区域关系问题。统筹区域发展的内容只能在全面、科学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并结合统筹区域发展的目标才能确定。统筹区域发展内容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3.途径。选择统筹区域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区域制度基础建设;二是区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但是选择统筹区域发展的途径必须要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明确区域战略。
(1)加快建设区域管理的制度基础。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都是政府区域管理的工具,而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用评价,都需要一定的机构来负责。鉴于中国的情况,区域管理机构的设置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
(2)完善与落实区域政策。区域政策是统筹区域发展的主要工具,其重点与方向随着区域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区域政策的价值取向和作用强度都是制定区域政策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效率与平等是中央区域政策需要解决的两个目标,区域政策必须具有规范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区域政策必须由负责区域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并经过法律上的认可程序,使其具有法律效力。
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① 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由于历史、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等原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② 有利于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国土面积较大,由于历史、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等原因,各地发展差距比较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③ 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的丰富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分配不合理,统筹区域发展有利于调整经济布局,按照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④ 有利于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不是很合理,统筹区域发展,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十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的,其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问题的解决。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便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①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深化改革,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对非再生资源的依赖和使用量,加强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才能全面完成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我国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我国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和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才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③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谋求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保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社会进步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最充裕的国家,但目前我国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低,文盲率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④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为满足迅速增长的人口和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发展始终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世界发达国家单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引发了许多矛盾,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严峻问题。这些问题愈演愈烈,逐渐由局部发展到全球。从60年代以来,科学界开始探索走出困境的道路,提出了各种新的发展理论与发展战略。最终以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世界各国的共同认可,逐步形成共识。
⑤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做出的承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也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做出的承诺。1992年6月,联合国在第二次环境会议上发表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并签署了几个单项环境保护公约,提出了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同年7月,我国也开始组织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经过反复讨论、论证与修改,于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并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失业增加等严峻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
十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重大意义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
①经济发展方式复杂化。经济增长是对不同时期的产出量而言,主要指数量增加;经济发展则不仅要求有数量增加,而且要求有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
②更加注重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经济发展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方面,其实质在于全面的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
③内涵更加丰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重大战略。原有的发展方式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经过长期探索,现在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从促进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的要求看,我们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只有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协调,才能打破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长期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2.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包括: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我们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
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社会的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3.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统筹区域发展的意义包括:
① 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② 有利于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 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的丰富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④ 有利于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①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②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重污染,生态严重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2)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3)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4)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解决我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6)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十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科学论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而又光荣的任务,即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场,着力搞好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之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都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体系,其中的各个部分不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且有核心和边缘、本质和现象之别。一个意识形态的本质,就是指那种渗透在意识形态所有部分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灵魂和核心,包括它究竟代表的是什么阶级、群体的利益,它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及它所昭示的方向道路是什么等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一个包含着灵魂、主题、精髓和基础的完整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它是我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和传播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4)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尤其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此,需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坚决把它贯彻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各个部分当中去。
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重要论断,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切实抓好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十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是十六届六中全会立论的重要理论基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原因有: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由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我们的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和国家的这种性质,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我们具有不断促进和谐、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证。
2.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要求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社会和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使社会和谐从理想的追求变为现实的可能。
(2)社会和谐把协调利益关系、实现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特征,体现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上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追求。
3.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这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4.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
在社会主义社会,随着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制度的消灭,人们的相互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个人的自由不但不以剥削、压迫他人为条件,反而有利于他人的自由和发展,人们彼此间相互促进、友好相处。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
5.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符合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社会和谐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有利于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有利于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①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实践意义
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 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 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 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⑤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对于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⑥ 建设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十六、结合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实际,理解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当前全球气候问题主要表现为全球变暖,而问题的严峻性早已上升到国家的高度。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
(1)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
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2)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做法
(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的认识成果,又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
(3)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4)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①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②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重污染,生态严重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2)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3)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4)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解决我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6)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十七、我国当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而奋斗的现实要求。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对于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保持清醒头脑,实事求是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不断地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目标的统一。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
(1)这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通过和谐社会建设,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是我们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3)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十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要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①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以人为本贯彻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兼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③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④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通过民主法治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⑤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⑥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要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十九、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体现为:
(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2)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要适应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推进现代化建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进入新世纪,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世界各国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局限为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在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上重蹈覆辙,而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它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吸收了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的认识和实践上取得的积极成果。
二十、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1)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①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 必须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核心。
(2)立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人”是指人民群众,“本”是指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① 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②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③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④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⑤ 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① 坚持全面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
② 坚持协调发展,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领域协调推进。
③ 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深刻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关系的方针原则。
① 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② 必须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要求。
③ 要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统筹兼顾的本领,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
④ 要求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做到兼顾各方、综合平衡拓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二十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①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懈探索的基础上,继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必然结论,既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境界。
②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 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逻辑和内在联系。科学发展观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④ 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系统科学理论,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又一次与时俱进,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① 科学发展观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②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拓展: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