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电话:0759-2296349

课程咨询微信号:619809370

地址: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大道南81号新宇大厦501室

新闻中心

广东普通专升本教育理论论述题【5】

2023-02-19

29、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也存在哪些内在联系?

一方面,显性课程的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的,因为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师与学生,是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特征的两类主体。这就决定了课程的实施过程绝非机械地执行既定课程方案的过程,而是具有不可预期性,这个过程必然存在非计划性、非预期性的教育影响,必然存在隐性课程。

另一方面,隐性课程也在不断转化为显性课程。任何显性课程都会产生隐性课程,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当这种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一般会在后续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努力控制消极影响的同时,把那些有较大积极影响的隐性课程转化为有计划的、预期性的课程,即显性课程。这些显性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隐性课程。所以,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动态转化过程是永恒的、无止境的。

30、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人作为一个自然生物体,离不开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社会人,离不开社会环境。环境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人参与其中创造和建构的。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外部资源和条件,缺少这些外部条件,就会影响人的正常发展。狼孩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具有正常人类遗传因素的孩子。因为到了狼的生活环境中,脱离了人正常的生活环境。就具有了狼的习性,而不具有正常人的特征。狼孩只有。回到人的生活环境中人性才能逐步得以恢复。

(2)环境对人的影响有自发的和自觉的,有积极的和消极的。我们生活的一切外部条件都是环境。我们可能控制其中的一部分,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环境,使之对人的发展产生自觉的影响。但有些环境,尤其是大的社会环境,我们无法控制,但它们也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这种环境因无法控制,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盲目的、自发的。

(3)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也与个体的发展水平有关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影响,但其影响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有的人"染于苍则苍,染干黄则黄",受环境影响较大:有的人则"出游。泥而不染",受环境影响较小。有的人在逆境中一蹶不振:有的人则在逆境中发愤图强。有的人沉溺于优越的环境,消解了奋斗的意志,终身碌碌无为:有的人则能利用优越的环境提供的良好条件和资源,如鱼得水,成就卓著。同样是逆境,同样是顺境、不同的人结果不同,这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取决于个体自身,尤其是取决干个体对待环境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对于教育而言,不仅要重视环境的塑造,更要重视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激发,培养人在环境面前积极的人生态度。

31、论述教学评价的类型。

(1)依据评价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他评和自评。他评就是非评价对象作为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评价。例如,就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而言,他评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区代表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价。他评作为一面镜子,可以从外部反映评价对象的客观情况。

(2)依据评价标准不同,可以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相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群体中确定一定的评价标准,然后利用这个标准来评定每个评价对象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的评价。其特点在于,标准源于该群体,也只适用于该群体,标准随群体变化而变化。智力测验就是一种常见的相对评价。

(3)依据评价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也称前置评价,是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学习单元之前对学习者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进行的评价。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评价对象的基础和情况,为制订教学措施做准备,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因此,它可以在教学开始前进行,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

(4)依据评价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教材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教材评价是对教材的可靠性、可行。性、有效性和使用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对分材析结果的综合概括,对教材价值进行综合判断。教评价是依据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师素养及其工作的价值进行判断。

32、试述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由不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到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教师。通过学习与探究不断拓展专业内涵以及提高专业素养,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而这一过程又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

(1)“非关注”阶段(2)“虚拟关注”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33、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应试教育下造成“高分低能”现象的教学原因。

原因:(1)强调灌输式教学而不是启发式教学(2)强调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忽略能力的培养(3)注重教学的理论性忽略应用能力的培养(4)重视书面考试分数忽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34、联系实际,谈谈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学习教育学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学习教育学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习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推动学习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35、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并给出你解决问题的策略。

问题第一,德育工作中的功利主义倾向第二,德育过程中的知识主义倾向第三,德育管理中的主观主义倾向第四,德育研究中的经验主义倾向第五,德育评价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解决策略第一,在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德育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二,在知识基础上,教育者要加强德育研究,特别是对一些新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的研究,加强德育工作科学化第三,建立合理的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第四,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老师自身的道德素质发挥榜样作用第五,在德育目标上,重视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培养以及良好行为的养成第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

36、谈谈当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教育除了具备现代教育的一些特征之外,从世界范围来看,还体现出全民化、现代化、国际化、终身化、信息化等发展趋势。

(1)教育全民化

教育全民化是指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全民教育,是为了应对全球大量儿童失学、成年文盲比例高、教育质量低下和教育不平等等严峻挑战而发起的。它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1990年在泰国宗迪恩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为标志,很快成为当今世界教育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潮之一,同时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最具力度的普及教育运动。

(2)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即教育将社会现代化的理念和要求逐渐现实化的过程。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体制机制、教育手段方法,教育管理和教师素质等方面的现代化。20世纪50年代,以机器大工业生产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开启了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社会现代化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社会变迁过程。

(3)教育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教育国际化,即以国际的视野和全球认同的方式,构建教育发展和运行的完整体系和管理制度。自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国家或地区之间无论是在物质、信息方面还是在资金、知识、人员等方面的交流都日益频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贸易国际化突出了培养国际通用人才的重要性,要求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

(4)教育终身化

终身教育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在法国、俄罗斯被称为"继续教育",英国、美国等被称为"终身教育"日本被称为"生涯教育"。我国曾使用"平生教育""终身教育"的提法。我国有悠久的终身教育传统,荀子讲"学,不可以已",明确地告诉人们学习和教育不可以停止。终身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阶段性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终止,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以满足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5)教育信息化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引起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毋唐置疑,它也会从根本上动摇人类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甚至有可能引发颠覆性的教育革命。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

37、结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谈谈如何才能完成一项好的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是指通过研究真实的学校教育过程与情境,以提高自己的教育行动质量与教育行动效率为目的的研究模式。它一方面旨在提高教育实践者自身的专业判断能力与教育问题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也为优化教学实践提供具体策略。

  1. 教育行动研究具有以下特点:①为教育行动而研究。这是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与传统研究“为理论建构而研究”的研究目的相对应的。为教育。行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解决教育行动中的实际问题:为提高教育行动的效率:为提高教师的教育行动。能力与素养。 ②对教育行动的研究。这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对象,教师是教育行动的当事人,因此以教育行动为研究对象是指:教师要反思的思想与行动预设:教师要分析自己行动的动机与原因;教师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 ③在教育行动中研究。这是教育行动研究的情境,一方面,要求研究与研究关注研究情境的特殊性:另一方面,证明行动的过程,就是努力提高行动效率,改善行动质量,提高自我行动能力的过程。
  2. 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点: 1.适应性和灵活性。行动研究简便易行,较适合于没有接受过严格教育测量和教育实验训练的中小学教师采用。行动研究容许边行动边调整方案,不断修改,经过实际诊断,增加或取消子目标。实验条件的控制比较松缓,注重实际的教育环境,较有利于在教育这样复杂的研究现象和领域内进行。2.评价的持续性和反馈的及时性。行动研究强调评价的持续性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整个研究过程。反馈的及时性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及时反馈总结,使教育实践与科学研究处于一动态结合与反馈中:二是一旦发现较为肯定的结果,便立即反馈到教育实践中去。3.较强的实践性与参与性。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教育研究紧紧围绕着学校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行动。参与性体现在典型的行动研究中,研究人员由专职研究人员、行政领导和第一线教师联合构成,研究人员直接或间接参予方案的实施。4.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在较成功的行动研究中,可汇集多种研究方法的作用。理想的行动研究法应是多种科学研究方法的灵活和合理的并用。(3)教育行动研究的缺点:由于其非正规性而缺少科学的严密性,在实际研究中,不可能严密控制条件,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不够

38、从不同层次上论述教育活动展现教育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层次的教育活动都展现了教育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时,一定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问题,避免简单片面的思维方式。在个体层次上,教育学主要研究现实的个人的教育活动,即发生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之间的、对人的生长发展能够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是具体的、活生生的,同时也是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由于其丰富性和复杂性,教育学对个人层次上的教育活动至今尚未进行细致清晰的分类。在群体层次上,教育学要研究人们集体的教授和学习等行为,分析研究这些行为背后的组织方式和权力结构等,探讨这些行为对人的生长发展产生影响的内在规律。在国家和民族层次上,教育学主要关注的是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事业发展等,通过研究分析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宏观和中观层面上的教育。规律。人类的教育活动是教育活动的终极层次,人在个体、群体、国家和民族层次上的教育活动,都是人类教。育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目其最终的意义都在于促进人。类的不断发展。教育学在群体层次、国家和民族层次上的研究具体还是要以对个体教育活动的观察和分析为基础,最终归结为对人的教育活动的研究。

上一篇

这里有最新的公司动态,这里有最新的网站设计、移动端设计、网页相关内容与你分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