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电话:0759-2296349

课程咨询微信号:619809370

地址: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大道南81号新宇大厦501室

新闻中心

广东普通专升本教育理论论述题【3】

2023-02-19

15、论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是未成熟的个体,具有发展的"未完成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人有自身发展的需要,需要由一个未成熟的自然人走向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学生和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的三个核心要素,对于三者间关系的不同理解会形成对学生在教育中所处地位的不同认识。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以主体间关系为纽带共同作用于教育内容这一客体,以认识客观世界和提升主观世界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借助。教育内容进行的对话、理解和共享的交往活动。学生作为自我学习、发展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超越性。学生与教师具有平等的地位,教师负有引导和帮助学生的责任,但教师不能以命令、控制、灌输的方式来要求学生。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理性的选择与判断,进行批判性地反思,实现自主发展。

16、论述学校产生的意义。

学校的产生不仅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而且在人类文明。发展中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学校的产生,是教育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教育在历中发展中出现了质的飞跃。这种飞跃是指,学校的产生,使学校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的主要方式和主导形态,开辟了人类教育的新纪元。

其次,学校的产生,标志着形式化和制度化教育的开始,人类社会的教育从此成为一种专门化的事业。学校产生以前,教育与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是非形式化地存在的。学校产生之后,教育便可以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从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分化出来,从而成为一种专门化、形式化的教育。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的完成,同时也标志着教育开始走向制度化。最后,学校的产生,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校产生之后,有了专门传道、授业的教师,使得人类积累起来的间接经验和文明成果有了不断传承的可能。学校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与结晶。赋有传承文明和促进文明发展的使命。所以,学校的产生,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17、谈谈你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主张。

教育的本质是解决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阐明教育自身的根本特性,以此使教育能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古往今来,中外教育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由此也就出现了对教育本质这一问题看法上的不同主张。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教育界展开了一场关于教讨论,最后由《苏维埃教育学》杂志总结,提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观点。受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响,我国教育理论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一段时间内基本上接受了"教育是上层建筑"这一结论。1978年,于光远(1915-2013)在《学术研究》第3期上发表了《重视培育人的研究》一文,率先对教育的"上层建筑说"提出了质疑,引发了有关教育本质问题的热烈讨论,并产生了许多新的观点。概括说来,这场关于教育本质的探讨中,主要有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多质说和特殊范畴说五种观点。介绍这些观点的目的,主要是让大家了解这场有关教育本质的学术讨论的情况及出现的主要学术主张。

18、论述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任务。

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任务是:

(1)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为此,要适应国家行政管理改革简政放权的要求,明确政府对学校的管理权限与职责,明确学校的办学权力与责任。政府要放管服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另一方面,则要切实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同时,要通过制定和实施良好的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办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将会大力促进现代学校的发展。

(2)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包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对于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6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要求为指导。

(3)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为此,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职办法。要实行校务会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家长委员会制度。与此同时,要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吸引社会积极参与中小学学校办学与管理。

19、论述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

一定社会的教育具有什么性质,是由这个社会的政治制度直接决定的。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例如,欧洲古代中世纪教育的神学性是由宗教僧侣对教育的垄断决定的,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阶级性是由资本主义物质生活方式所决定的。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揭示的教育的普遍特征。列宁根据俄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也指出,俄国教育的等级性完全是由俄国社会的封建等级制度决定的。资产阶级的社会关系性质决定了学校完全会变成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因此,教育的社会性质主要取决于政治制度的性质。同时,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也直接决定了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当新的社会关系、政治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关系、政治制度时,就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新教育。因此,阶级社会的教育都反映着统治阶级的需要。教育从属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成为社会统治的一种重要工具。

20、试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基础性课程是拓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

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两个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种课程的教育过程中虽然任务不同层次要求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

从课程目标来说三者在统一的目标下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上功能互补递进成为一个整体

21、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建国以来这些教育目的具体表述尽管有所差异,但都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并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其基本精神却是基本相同的。

  1.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出发点
  2. 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
  4.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适应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现代人”。从我国建国后教育目的的表述以及教育目的的实践来看,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价值取向上带有明显的社会本位,注重社会对人才的统一的规格化的要求,较为忽视人的个性的生成,造成学生个性自主自立和创造性的萎缩,从而形成社会整体发展缺乏活力,影响到社会的进步。

上一篇

这里有最新的公司动态,这里有最新的网站设计、移动端设计、网页相关内容与你分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