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材料分析
材料分析:根据材料,回答对应的问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一)
上课前,徐老师刚走到教室门口,教室飞出一个足球,正好从徐老师的头上擦过。同学呆了,心想:惹大祸了!但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徐老师并没有严厉斥责踢球的同学,而是回身捡球,然后微笑着走上讲台,
说:“好厉害的一脚,踢个正中,得分!不过要练射门功夫,上操场。
如果以后还有人在教室踢球,红牌,出教室!”听了徐老师的话,踢球的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其他同学会意地笑了。就这样,紧张的气氛得以缓和,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开始上课。
24.(阅读理解)(1)请评析徐老师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所采取的策略。(2)试说明教师在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二)
观看小学低年级《戈壁滩上古长城》教学片段,回答问题。师:同学们登过长城吗?登过的说说你登过哪座长城?
生:十三陵水库旁的长城。生:我登的是八达岭长城。
师:同学们登过的大多是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它建于我们历史上的明朝,到现在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已经成为了旅游胜地,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到戈壁滩上去,看看那的古长城。说它古,是因为它已经两千多岁了。
我们出发之前,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1:什么叫戈壁滩?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张图片。这个地方全是沙子和石块,因为缺水,所以那很少有植物。那么,戈壁滩上的古长城到底是怎么样的?一起来学习课文《戈壁滩上古长城》。打开课文,用心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不懂的句子,在旁边画个小问号。学生自由读全篇课文。师出示本课生词的幻灯片。
师:这是本课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读吗?会读哪个读哪个?学生自由读。教师抽个别学生轮读。还有不会读的生字词,怎么办?
生:可以借助书上的拼音读。生:请教爸爸妈妈。
生:查字典,或问老师。
师:下面用你最喜欢的方法,以最快的时间读这些词。全会读了请坐正。学生开火车读生词(教师检查的手段),两个两个地轮读生词。
师:会读了,词的意思都懂了吗?问一问自己。生:“嘶鸣”是什么意思?
师:不明白可以把这个词放到句子当中读读,看看嘶鸣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喊叫。
师:谁嘶鸣?
生:马嘶鸣,就是马喊叫。
师:马是怎么嘶鸣的?想听听马的嘶鸣声吗?师播放录音。生:“慢悠悠”是什么意思?
生1解:很慢很慢的意思。生:“乐滋滋”我不知道。
师:谁能用你们的表情试一试?(全体学生脸上笑盈盈的。) 生:“挎着”是什么意思?
师: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包,谁来挎一挎这个包?(请两个学生上台表演,一个用单肩挎起包,一个斜过身体挎在身后)
师:他俩真了不起。挎篮子的动作谁来做做?
老师挎起一个学生的手说:“大家看看,这叫挎什么?”课文里说挎着什么?(弓箭)做这个动作试试?(学 生练)
生:什么叫“土墙墩”? 生解:土做的一堆墙。
师:平时听说过“小胖墩”这个词吧,“墩”就有矮的意思,土墙墩是怎样的墙呢? 生:就是矮矮的墙的意思。
师:你真会理解。大家再看看书上的图。生:“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
师:看看老师黑板上画的算不算“断断续续”?老师画了一条直线。(学生摇摇头。)谁来画一画?一个学生 上台在黑板上画了一条虚线,时连时断。
师:大家理解了吗?(学生点点头) 生:“清脆”是什么意思?
师:课文里是清脆的什么声音?(生:清脆的笛声飘来。)
师:火车鸣笛“嗬!……”能算清脆吗?地雷暴炸“轰!”能算清脆吗?什么声音能飘过来? 生:琴声、二胡声、小提琴声。
师:这些都是些什么样的声音? 生:悠扬而响亮的声音。
25.(阅读理解)(1)谈谈你对“教学即对话”的理解。(2)试说明教师在教学对话中的角色定位。
24解析
第一,从问题出发寻找答题点,本题的答题点为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第二,回忆班级突发事件处理方式的内容;第三,回到案例中寻找与班级突发事件内容相匹配的事实材料;第四,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大角度回答问题。
正确答案是:
(1) 我赞同徐老师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面对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徐老师充分发挥了他的教育机智。
①积极引导,采用了幽默调侃的方式进行了艺术的处理。徐老师并没有为了维护“师道尊严”对在教室里踢球的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也没有采用视若无睹的方式进行冷处理,而是采取调侃的方式,幽默地“夸奖”该生“好厉害的一脚,踢个正中,得分”。
②宽严相济,在“夸奖”的同时,委婉地告诫学生“要想练好射门功夫,还是到操场上练”,幽默地警告全班同学下次再有人在教室里踢球就“出示红牌”“罚出教室”。
徐老师这种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既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轻松地化解课堂突发事件的同时,还调动了课堂气氛。这种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策略是值得提倡的。
(2) 处理此类问题时,我们应注意:
①对课堂突发事件,教师必须冷静,做到处变不惊、从容不迫。
②面对课堂突发事件,教师必须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要认识到课堂突发事件的出现是个意外,并不是学生故意挑衅,因此,要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
③对课堂突发事件,教师必须因势利导,巧妙果断地将突发事件转化为有益的教育因素,使全体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④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善于发现“美”的眼光和充满智慧的头脑,才能在课堂突发事件出现时,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及时高效、巧妙地处理好这些突发事件。
25解析
第一,从问题出发寻找答题点,本题的答题点为新课程改革关于教学过程的改变;第二,回忆新课程改革的内容;第三,回到案例中寻找与新课程改革内容相匹配的事实材料;第四,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大角度回答问题
正确答案是:
(1)“教学即对话”是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提出来的。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问,学生答”的对话,而是一种实践性的对话。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实质是交往,师生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相互补充,师生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它不仅表现在提问与回答,而且表现在交流与探讨、表达与倾听、欣赏与评价上,是师生思想和生生思想之间的相互对撞与接纳。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在对话中,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和积累知识,引导启发学生运用总结、归纳、推理等方法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2)在教学对话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包括:
①兴趣的激发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②对话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活动中,对话的顺利进行全依赖教师的引导,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内容,使话题向着教师设定的方向发展,并运用自己的教学知识和课程知识及时纠正对话中的错误或导正对话的方向。
③课堂的组织者。在任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组织者身份是不可替代的。教师必须运用教师特有的权威,以及创造性的教育机智和教育手段,为对话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保证对话式教学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