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电话:0759-2296349

课程咨询微信号:619809370

地址: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大道南81号新宇大厦501室

新闻中心

1.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单项选择

2022-05-19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本⼤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 )是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A.说服法

B.锻炼法

C.榜样法

D.修养法

2.“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旨在培养学生的(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

3.“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所体现的心理机制是( )。

A.移情

B.从众

C.期望

D.顺从

4.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

A.最近发展期

B.生长高峰期

C.心理断乳期

D.发展关键期

5.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当特别重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产生( )。

A.成就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6.小学生在学校发生轻微烫伤后,教师应及时处理,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在烫伤处冲冷水降温②脱去烫伤处的衣服③送医院处理④通知家长来学校处理⑤直接包扎烫伤处⑥涂抹烫伤药物

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7.我国最早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徐特立

C.杨贤江

D.蔡元培

8.一般认为,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

A.卢梭的《爱弥儿》

B.斯宾塞的《教育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9.班主任有效工作的前提是( )。

A.选好班级干部

B.组建培育班集体

C.了解研究学生

D.做好思想品德教育

10.按学生的年龄、性别随机抽取调查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

A.系统抽样

B.分层抽样

C.目的抽样

D.有意抽样

11.小学生必须经过道德体验才能理解道德规范,进而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实现这种转化的关键因素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评价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2.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能够促使师生员工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自觉为实现学校的目标而努力,这主要体现了学校文化的( )

A.激励功能

B.凝聚功能

C.约束功能

D.教化功能

13.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目标具有三个维度,它们是( )

①知识与技能 ②知识与兴趣

③过程与方法 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课程资源指的是( )。

A.教师和学生

B.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D.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15.校风、校貌和师生关系都属于(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

16.构成学校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与( )。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条件

D.教学组织

1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8.在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较为稳定的教学范型是( )。

A.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

C.教学模式

D.教学组织

19.教师运用实物与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20.主要凭借评价者的洞察、内省或移情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是( )。

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的方法。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强调在活动中发展学生品德,与题干表述相符,故B选项正确。

A项: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等。与题干表述不符,为干扰选项,排除。

C项: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与题干表述不符,为干扰选项,排除。

D项:修养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与题干表述不符,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解析

本题考查思维的类别。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一题多解,强调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到多个答案,与题干表述相符,故D选项正确。

A项: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强调思维借助具体形象进行,与题干表述不符,为干扰选项,排除。

B项:抽象思维又叫词语逻辑思维,它是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强调思维借助抽象符号进行,与题干表述不符,为干扰选项,排除。

C项:聚合思维也叫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与发散思维相对。与题干表述不符,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3解析

本题考查移情的概念,又称感情移入,属于心理学术语。一般来说,移情即是从他人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体验别人的思想与情感。“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所体现的心理机制正是移情,故A选项正确。

B项: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与题干表述不符,为干扰选项,排除。

C项:期望是一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在一定时间内希望达到目标和满足需要的心理活动。与题干表述不符,为干扰选项,排除。

D项:顺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即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与题干表述不符,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解析

本题考查关键期的概念发展关键期是某种心理活动、机能在某个阶段发展最迅速、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在此时期适时对儿童进行正确教育,儿童心理会发展很快;如果失去了时机,可能使以后的教育非常困难或造成终生障碍。印度“狼孩”事例就是错过发展关键期导致终生障碍的最好证明,故D选项正确。

A项:最近发展期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与题干表述不符,为干扰选项,排除。

B项:人的身高体重增长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婴儿期和青春期,这是生长高峰期。与题干表述不符,为干扰选项,排除。

C项:心理断乳期是指少年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与题干表述不符,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5解析

本题考查奥苏贝尔学业成就动机的分类。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周围事物和掌握知识的需要,是在学习活动中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的一种稳定的动机。一般说来,好奇会产生求知欲望,进而使这一好奇逐渐具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从而形成认知的动机。故B选项正确。

A项: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题干中没有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努力克服困难,施展才能,与题干表述不符,为干扰选项,排除。

C项: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地位和威望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成就看作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属于外部动机,在教学中,不是教师所期望的学习动机,为干扰选项,排除。

D项:附属内驱力是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强调学习是为了从长者或同伴那里获得赞许和接纳,在教学中,不是教师所期望的学习动机,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6解析

本题考查小学生安全指导中烫伤的处理方式,发生烫伤,先用凉水冲一下烫伤处,降温,然后脱去烫伤处的衣服,保持通风,可以涂抹烫伤药物,然后及时通知家长等。①②⑥表述恰当,故B选项正确。③学生轻微烫伤,教师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没有必要送医院处理。伤势严重应及时送往医院就医。因此③错误。④学生在校出现安全问题通知家长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学生烫伤的处理一定要及时,不能等到家长来校之后再处理。因此④错误。⑤烫伤的伤口勿包扎,要通风,不能直接进行包扎,因此⑤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7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著名教育学家。清末民初,以王国维先生等为代表的一批留学知识分子,将西方美学的思想方法、学科体系引入中国。后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美学家,进一步将西方美学理论介绍到中国。特别是蔡元培先生,他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使美学在中国得到广泛的重视。故D选项正确。

A项: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论,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干扰选项,排除。

B项:徐特立主张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教育指导思想,提出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的文化教育方针。为干扰选项,排除。

C项: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这本著作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批判了教育超政治、超阶级的观点和教育万能论。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8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学学科确定的标志。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该书的问世奠定了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奠定了基础,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D项正确。

A项:卢梭是独立形态教育学阶段的著名教育学家,著有《爱弥儿》一书,强调自然与自由,遵循儿童发展的天性进行教育。为干扰选项,排除。

B项:斯宾塞的《教育论》是独立形态教育学阶段的著名教育学家。为干扰选项,排除。

C项:赫尔巴特在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9解析

本题考查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班主任工作的首要环节是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个人、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境,这是班主任有效工作的前提,故C选项正确。

A项:选好班级干部是班主任组建班集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是班主任有效工作的前提。为干扰选项,排除。为干扰选项,排除。

B项:组建培育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为干扰选项,排除。

D项:做好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内容,但不是班主任有效工作的前提。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0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中抽样调查的类型。分层抽样指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层次,再从每一层内进行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题中按学生年龄、性别随机抽样,属于分层抽样。 B选项正确。

A项:系统抽样是依据一定的抽样距离,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与题干表述不符,为干扰选项,排除。

C项:目的抽样根据研究目的,有目的地选取一部分样本作为被试进行研究。

D项:有意抽样抽选样本时被选入样本的单位是根据有意识地抽选某些有代表性的抽样单位或单位群的一种抽样。与题干表述不符,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1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的内容。道德认知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小学生理解道德规范并转化为道德需要的关键是道德认知的改变。 A选项正确。

B项:道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为干扰选项,排除。

C项: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的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为干扰选项,排除。

D项:道德行为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道德认知、情感以及由道德需要产生的道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2解析

本题考查学校文化的功能。学校文化的激励作用是指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往往能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自觉行为,化外部动力为内在动力;激励教职员工为实现自身价值和学校发展而勇于牺牲、乐于奉献。 A选项正确。

B项:凝聚功能是指学校文化是联系和协调一所学校所有成员行为的纽带。当学校观念被教职工认同后,它就会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思想,产生对学校目标的认同感,从而形成一般强大的凝聚力量使学校管理发生出巨大的整体效应。

C项:约束功能是指学校文化中蕴含着道德因素,能调节人际关系,使之心理相容和谐有序,这就是学校文化对其成员的规范约束作用。但学校文化中的规范功能并不像规章制度、政策法规那样具有“硬”的约束力,而是在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人们为取得心理平衡而自觉地服从团体规范,产生“从众”行为 

D项:教化功能强调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隐性课程,对于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故正确答案为A

13解析

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学生多元化的发展目标,新课程制定了三大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故C选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14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指的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故D选项正确。

A项:课程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教师和学生,因此A选项表述不准确,排除。

B项:课程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补充读物、图表等),也可以是声像制品(包括幻灯片、影视、光盘等)。为干扰选项,排除。

C项:根据课程设计、开发、管理的主体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是指由国家统一组织开发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地方自主开发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主开发并在本校实施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并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5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的分类。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班风、校风、校貌和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都属于隐性课程。故B选项正确。

A项: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是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为干扰选项,排除。

C项: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为干扰选项,排除。

D项: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6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教学是教师按特定目的,用知识武装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构成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A选项正确。

B项:教学方法是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为干扰选项,排除。

C项:教学条件是学校中的设施、师资、环境等人力、物力、资源的综合。为干扰选项,排除。

D项:教学组织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7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喻,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这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故C选项正确。

A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强调按照一定知识或是心理顺利进行教学,与古文表述意思不符,排除。

B项: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强调教学的形象、生动,与古文表述意思不符,排除。

D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古文表述意思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8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C选项正确。

A项:教学方法是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为干扰选项,排除。

B项:教学策略是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为干扰选项,排除。

D项:教学组织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9解析

本题考查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与题干表述一致,故B选项正确。

A项: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是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主的学习方式。与题干表述不符,排除。

C项: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实验法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进行实验获得知识。与题干表述不符,排除。

D项:发现法是教师通过提供适宜于学生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发现法强调学生在一定情境中进行探究。与题干表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0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类型。定性评价是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和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比如:评出等级、写出评语等。定性评价是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判断通过记名表决进行评审和比较的评标方法。定性评价强调观察、分析、归纳与描述。与题干表述一致,故A选项正确。

B项: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如:教育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对评价对象的特性用数值进行描述和判断。与题干表述不符,排除。

C项: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以了解学习的准备情况,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由此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对待。与题干表述不符,排除。

D项: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与题干表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上一篇

这里有最新的公司动态,这里有最新的网站设计、移动端设计、网页相关内容与你分享

下一篇